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K+、Na+、Cu2+、SO42-
B.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Al3+、NO3-、I-、Cl-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Cl-、NO3-、SO42-
D.0.1 mol•L-1FeSO4溶液中:K+、NH4+、MnO4-、ClO-

分析 A.Cu2+为蓝色;
B.c(OH-)=10-13 mol•L-1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
D.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A.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A不选;
B.c(OH-)=10-13 mol•L-1的溶液,显酸性,H+、NO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选;
D.Fe2+、MnO4-或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20滴水为1mL,水的密度为1g/mL,每滴水含有a个水分子,则阿伏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aB.2aC.18aD.360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醋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弱酸.
Ⅰ常温下在pH=5的醋酸稀溶液中,醋酸电离出的c(H+)的精确值是10-5-10-9 mol•L-1.Ⅱ某同学用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mL某浓度的CH3COOH溶液
Ⅱ(1)部分操作如下:
①取一支用蒸馏水洗净的碱式滴定管,加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记录初始读数
②用酸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待测液,置于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
③滴定时,边滴加边振荡,同时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请选出上述操作中存在错误的序号①②③.上述实验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中用到的相同仪器烧杯(或烧杯和胶头滴管).
(2)某次滴定前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读数为0.80mL.
(3)根据正确实验结果所绘制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其中点①所示溶液中:c(CH5COO-)=1.7c(CH5COOH),点③所示溶液中c(CH5COO-)+c(CH5COOH)=c(Na+).计算醋酸的电离常数1.7×10-5mol•L-1,该CH5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7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
I.[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中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
Ⅱ.[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①如图示加入试剂.
②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C中发生反应: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
③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C中溶液经一系列的操作可得到Na2S2O3•5H2O的粗产品.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E中的试剂可以选用bd(选填序号).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Na2CO3溶液
(2)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取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填实验现象),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3)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②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Ⅱ.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4)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frac{1270}{w}$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逐渐溶解,该盐是(  )
A.KNO3B.ZnSO4C.KClD.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
I:(1)第三周期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甲图A所示.则M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s2
(2)图B折线c(选填“a”、“b”或“c”)可以表达出第Ⅳ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其中点A表示的分子的化学式为H2O,其沸点较高是因为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3)COCl2 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成键;其中分子中的共价键含有C(填序号):
A 2个σ键 1个π键    B 2个键π   C 3个σ键、1个π键
Ⅱ:海水中富含氯元素.
(4)KCl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业,KCl晶体中基态的Cl-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5)下列是IA族的Li、Na、K三种金属元素的电离能
XYZ
第一电离能(KJ/mol)526.2502.8425.2
则三种金属的氯化物(RCl)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iCl>NaCl>KCl(用化学式回答),原因是随核电荷数增大,阳离子半径增大,晶格能减小,熔点降低
(6)RCl用作有机机合成催化剂,并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R+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 三个电子层,它与Cl-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乙所示.R的元素符号是Cu,每个Cl-周围最近的Cl-12个.已知该晶体密度为1.15 g/cm3,则晶胞中最近的R+和Cl-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99.5}{1.15×6.02×1{0}^{23}}}$cm(NA=6.02×1023/mol,只写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CH32CHCH2OH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
A.丁醛B.正丁醛的同系物
C.CH3CH2COCH3 (2-丁酮)D.CH2=C(CH3)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中,pH最小的是(  )
A.食盐水B.纯净水C.食醋D.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原理为:S+2KNO3+3C═K2S+N2+3CO2,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写出黑火药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S(s)+2KNO3(s)+3C(s)═K2S(s)+N2(g)+3CO2(g)△H=(3a+b-c)kJ/mol.
(2)已知:P4(s)+6Cl2(g)=4PCl3(g)△H=akJ•mol-1;P4(s)+10Cl2(g)=4PCl5(g)△H=b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kJ•mol-1,则Cl-Cl键的键能为0.25b-0.25a+1.4c.
(3)已知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①I2(g)+H2(g)?2HI(g)△H=-9.48kJ•mol-1;②I2(s)+H2(g)?2HI(g)△H=+26.48kJ•mol-1;则1mol固态碘转化为气态碘需要吸收(填“吸收”或“放出”)能量35.96kJ/mol.
(4)已知4Al(s)+3O2(g)=2Al2O3(s)△H1;4Fe(s)+3O2(g)=2Fe2O3(s)△H2,则△H1<△H 2(填“>”、“<”或“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