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是有重要意义:
(1)已知反应2H2+O2=H2O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A.

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化学键H-HO=OH-O
键能kJ/mol436496463
化学键的键能如表:则生成1mol水可以放出热量242kJ
(2)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将质量相
同的铜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CuSO4溶液中,设计成原电池,负极材料是Zn,正极的反应式为Cu2++2e-=Cu,电解质溶液中SO42- 移向负极(填“正”或“负”).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二者质量差为12.9g.则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
(3)一定温度下,将3molA气体和1mol B气体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则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X为2.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小于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 (1)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高;△H=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
(2)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将质量相同的铜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CuSO4溶液中,设计成原电池,锌较活泼,为负极,被氧化,铜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铜,负极反应掉的Zn和正极析出的Cu共12.9g,以此来解答;
(3)根据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根据v=$\frac{\frac{△n}{V}}{△t}$,计算v(B);利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x的值;根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以此解答.

解答 解:(1)由图可知,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断裂2molH2中的化学键吸收2×436kJ热量,断裂1molO2中的化学键吸收496kJ热量,共吸收2×436+496=1368kJ热量,形成4molH-O键释放4×463kJ=1852kJ热量,2mol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2mol水的反应热△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1368-1852kJ/mol=-484kJ/mol,即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242kJ,故答案为:A;  242;
(2)锌较活泼,为负极,被氧化,铜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铜,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1molZn失2mol电子,1mol铜离子得2mol电子,设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xmol,则:$\frac{x}{2}$mol×65g/mol+$\frac{x}{2}$mol×64g/mol=12.9g,x=0.2mol,
故答案为:Zn;Cu2++2e-=Cu;负;  0.2;
(3)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3mol-1.8mol=1.2mol,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B为1.2mol×$\frac{1}{3}$=0.4mol,则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frac{0.4mol}{2L}}{1min}$=0.2mol/(L.min);
生成的C为0.4mol/L×2L=0.8mol,故1.2mol:0.8mol=3:x,解得x=2;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后1min的平均速率小于前1min的平均速率,前1min内C的浓度变化为0.4mol/L,则后1min内C的浓度变化小于0.4mol/L,故平衡时C的浓度小于0.8mol/L,
故答案为:0.2mol/(L•min); 2;  小于.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涉及反应热与焓变、化学平衡的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原电池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解释
A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将SO2中通入硝酸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aSO3不溶于硝酸
C同温同压下,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碳酸钠发生了水解
D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先变蓝后褪色Cl2先表现氧化性、后表现强氧化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MOH为一元弱碱,25℃时,电离常数Kb=1×10-6mol•L -1
(1)25℃时,将0.2mol•L-1 HCl溶液与0.2mol•L-1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此时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Amol•L-1,若0.2mol/L 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Bmol•L-1,则:
①比较A>B.(填“>”、“<”或“=”)
②混合溶液中c(Cl-)-c(M+)=9.9×10-7mol•L -1(精确计算,填具体数字)
(2)25℃时,0.01mol•L -1MOH溶液的 pH=10,将其与等体积 pH=4的盐酸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 7(填“>”、“<”或“=”),此时溶液中M Cl的水解平衡常数Kh=10-8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用酸性KMnO4溶液去测定FeSO4溶液的浓度(已知: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钥匙、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250mL容量瓶(填写仪器名称).
②滴定实验要用到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要用标准液进行润洗,其操作方法是彺滴定管中加入3到5ml 润洗液,将滴定管倾斜,使略有角度,旋转360度,将润洗液倒掉,重复3次.
③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b(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WO3(s)+3H2(g)$\stackrel{高温}{?}$W(s)+3H2O(g)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3}({H}_{2}O)}{{c}^{3}({H}_{2})}$.
(2)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3)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25℃~550℃~600℃~700℃
主要成分WO3    W2O5     WO2      W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WO3+H2$\frac{\underline{\;高温\;}}{\;}$W2O5+H2O;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4)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
WO2(s)+2H2(g)?W(s)+2H2O (g)△H=+66.0kJ?mol-1
WO2(g)+2H2(g)?W(s)+2H2O (g)△H=-137.9kJ?mol-1
则WO2(s)?WO2(g),则WO2(s)?WO2 (g) 的△H=+203.9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stackrel{高温}{?}$ Si3N4(s)+12HCl(g)△H<0
完成下列填空:
(1)试写出SiCl4的电子式
(2)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L,3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02mol,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
(3)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
(4)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c.
a.3v(N2)=v(H2)          
b.v(HCl)=4v(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e.单位时间内有n molN2消耗的同时有6molHCl生成
(5)若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m:n(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高温高压下CO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能与多种单质或化合物反应.
(1)工业上常采用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实现煤的气化(制得C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CO+H2
(2)上述煤气化过程中需向炭层交替喷入空气和水蒸气,喷入空气的目的是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加热、催化剂作用条件下可合成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frac{\underline{\;一定温度\;}}{催化剂}$CH3OH.
(3)一定条件下,CO与H2可合成甲烷,反应方程式为:CO(g)+3H2(g)?CH4(g)+H2O (g)该条件下,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该反应△H<0.
(4)CO-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5)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反应方程式为:
CH3OH(g)+CO(g)$?_{加热}^{催化剂}$HCOOCH3(g)△H=-29.1kJ•mol-1
科研人员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①根据反应体系的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压强为b.
a.3.5×106Pa   b.4.0×106Pa   c.5.0×106Pa
②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温度低于80℃,反应速率较小;温度高于80℃,升温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且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密闭容器内,下列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中,当升高温度并同时减小压强时,平衡一定向右移动的是(  )
A.A(g)+2B(g)?2C(g);△H1>0B.A(g)+B(g)?C(g)+D(g);△H2>0
C.A(s)+2B(g)?C(g);△H3>0D.A(s)?B(g)+C(g);△H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
请回答:
(1)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气管的末端插入水槽中,用手握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微热,这样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在导气管末端会有气泡产生.在松开手或撤离酒精灯以后,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2)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有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
A.向a试管中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B.导管不伸入到试管b中的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倒吸
C.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
D.若原料为CH3COOH和CH3CH218OH,则乙酸乙酯中不含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配制100mL0.20mol/L KCl溶液时,某学生用托盘天平将准确称量的1.49gK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4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入蒸馏水,直至液面接近刻度2cm~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液面达到刻度线.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托盘天平精确值为0.1g,不能称量1.49g固体、移液前没进行冷却、移液时没用玻璃棒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