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 | H-H | O=O | H-O |
键能kJ/mol | 436 | 496 | 463 |
分析 (1)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高;△H=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
(2)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将质量相同的铜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CuSO4溶液中,设计成原电池,锌较活泼,为负极,被氧化,铜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铜,负极反应掉的Zn和正极析出的Cu共12.9g,以此来解答;
(3)根据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根据v=$\frac{\frac{△n}{V}}{△t}$,计算v(B);利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x的值;根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以此解答.
解答 解:(1)由图可知,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断裂2molH2中的化学键吸收2×436kJ热量,断裂1molO2中的化学键吸收496kJ热量,共吸收2×436+496=1368kJ热量,形成4molH-O键释放4×463kJ=1852kJ热量,2mol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2mol水的反应热△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1368-1852kJ/mol=-484kJ/mol,即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242kJ,故答案为:A; 242;
(2)锌较活泼,为负极,被氧化,铜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铜,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1molZn失2mol电子,1mol铜离子得2mol电子,设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xmol,则:$\frac{x}{2}$mol×65g/mol+$\frac{x}{2}$mol×64g/mol=12.9g,x=0.2mol,
故答案为:Zn;Cu2++2e-=Cu;负; 0.2;
(3)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3mol-1.8mol=1.2mol,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B为1.2mol×$\frac{1}{3}$=0.4mol,则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frac{0.4mol}{2L}}{1min}$=0.2mol/(L.min);
生成的C为0.4mol/L×2L=0.8mol,故1.2mol:0.8mol=3:x,解得x=2;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后1min的平均速率小于前1min的平均速率,前1min内C的浓度变化为0.4mol/L,则后1min内C的浓度变化小于0.4mol/L,故平衡时C的浓度小于0.8mol/L,
故答案为:0.2mol/(L•min); 2; 小于.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涉及反应热与焓变、化学平衡的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原电池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操作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解释 | |
A |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将SO2中通入硝酸钡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BaSO3不溶于硝酸 |
C | 同温同压下,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 碳酸钠发生了水解 |
D |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 | 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 Cl2先表现氧化性、后表现强氧化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25℃~550℃~600℃~700℃ |
主要成分 | WO3 W2O5 WO2 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g)+2B(g)?2C(g);△H1>0 | B. | A(g)+B(g)?C(g)+D(g);△H2>0 | ||
C. | A(s)+2B(g)?C(g);△H3>0 | D. | A(s)?B(g)+C(g);△H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