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原理相同 | |
B. | 工业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是发生了取代反应 | |
C. | 水果运输中为延长果实的成熟期,常在车厢里放置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 | |
D. |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 |
分析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B、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取乙醇;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乙烯中碳的百分含量不是很高.
解答 解: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则褪色原理不同,故A错误;
B、乙烯有双键,与水加成制乙醇属于加成反应,故B错误;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吸收乙烯,故C正确;
D、乙烯中碳的百分含量不是很高,燃烧时不会有浓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分子中元素的百分含量等问题,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官能团的特点来分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事实 | 理论解释 |
A | 足球烯(C60)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 | C60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苯而难溶于乙醇,符合相似相溶原理 |
B | Fe3+可用SCN-检验 | 生成了Fe(SCN)3红色沉淀 |
C | Cu(OH)2可溶于氨水 | 可生成深蓝色溶液[Cu(H2O)4]SO4 |
D | HF的沸点高于HCl | HF的键长比HCl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项目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验证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 | 将两块相同的铜片分别加入浓度均为2mol/L的硫酸和硝酸中,观察反应的难易程度 |
B | 验证Cu、Fe的还原性强弱 |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浓硝酸中,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
C | 验证Br、I非金属性强弱 |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淀粉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
D | 验证Mg、Al的金属性强弱 | 在Mg(OH)2、Al(OH)3中分别加入稀氨水,观察沉淀能否溶解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 B. | 纯锌和浓硫酸反应 | ||
C. | 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 D. | 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电路中有1.204×1022个电子转移时,乙烧杯中溶液的H+浓度约为0.1mol/L | |
B. |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外电路的电子方向是从b到a | |
C. | 电池工作时,甲烧杯发生的反应为MnO4-+3e-+4H+═MnO2+2H2O | |
D. | 乙池中的氧化产物为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8}$mol 14CH4分子所含中子数为N0 | |
B. | 7 g 14C原子形成的石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所转移的电子数为2N0 | |
C. | 常温常压下,22.4 L含14C的二氧化碳中分子数等于N0 | |
D. | 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所含电子数为9N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