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依据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
(2)铜片在稀硫酸中长时间加热时溶液会呈蓝色是因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配平反应方程式;
(4)Cu2S中两种元素化合价都变,可将其作一整体,然后运用守恒的思想配平;
(5)合金溶于过量盐酸铁和铝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硅的质量,计算得到n(Si),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铝离子反应全部变化为偏铝酸钠,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过滤、洗涤得固体.再将所得固体充分加热、灼烧,得红棕色粉末1.60g为Fe2O3,计算得到铁元素物质的量,结合质量守恒计算合金中铝元素物质的量得到化学式;
解答 解:(1)FeCl3蚀刻铜箔反应是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和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
(2)因溶液中有氧气,加热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2Cu+O2$\frac{\underline{\;\;△\;\;}}{\;}$2CuO,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两式相加:2Cu+O2+2H2SO4$\frac{\underline{\;\;△\;\;}}{\;}$2CuSO4+2H2O,
故答案为:2Cu+O2+2H2SO4$\frac{\underline{\;\;△\;\;}}{\;}$2CuSO4+2H2O;
(3)根据题意知,反应物是氧化铝、碳和氯气,反应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氯化铝和一氧化碳,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Al2O3+3C+3Cl2$\frac{\underline{\;\;△\;\;}}{\;}$2AlCl3+3CO,
故答案为:Al2O3+3Cl2+3C$\frac{\underline{\;\;△\;\;}}{\;}$2AlCl3+3CO;
(4)在Cu2S中:
Cu+1→+2↑(2-1)×2
S-2→+6-(-2)
化合价升高10
而HNO3中N+5→+2化合价降低3,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守恒:
3Cu2S+□HNO3$\frac{\underline{\;\;△\;\;}}{\;}$□CuSO4+□Cu(NO3)2+10NO↑+( )
再根据原子守恒得:
S守恒:3Cu2S+□HNO3$\frac{\underline{\;\;△\;\;}}{\;}$3CuSO4+□Cu(NO3)2+10NO↑+( )
Cu守恒:3Cu2S+□HNO3$\frac{\underline{\;\;△\;\;}}{\;}$3CuSO4+3Cu(NO3)2+10NO↑+( )
N守恒:3Cu2S+16HNO3$\frac{\underline{\;\;△\;\;}}{\;}$3CuSO4+3Cu(NO3)2+10NO↑+( )
质量守恒得:3Cu2S+16HNO3$\frac{\underline{\;\;△\;\;}}{\;}$3CuSO4+3Cu(NO3)2+10NO↑+8 H2O
故答案为:3Cu2S+16HNO3$\frac{\underline{\;\;△\;\;}}{\;}$3CuSO4+3Cu(NO3)2+10NO↑+8H2O;
(5)准确称取1.46g该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铁和铝全部溶解,测定剩余固体质量0.07g为硅.n(Si)=$\frac{0.07g}{28g/mol}$=0.0025mol,向滤液中滴加足量NaOH浓溶液,铝离子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得固体.判断为Fe(OH)3,再将所得固体充分加热、灼烧,得红棕色粉末1.60g为Fe2O3,铁的物质的量n(Fe)=$\frac{1.60g}{160g/mol}$×2=0.02mol,n(Al)=$\frac{1.46g-0.07g-0.02mol×56g/mol}{27g/mol}$=0.01mol;n(Fe):n(Al):n(Si)=0.02:0.01:0.0025=8:4:1,所以化学式为:Fe8Al4Si,
故答案为:Fe8Al4Si.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铁离子的氧化性,提取铜的反应过程和步骤分析判断,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转化反应,溶度积的计算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将pH=10的氨水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9 | |
B. | 25℃时,分别向体积均为10mL pH=3的HCl和pH=3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至中性时,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多 | |
C. | 向0.05mol•L-1的Na2CO3溶液中加入0.05mol CaO,溶液中$\frac{c(O{H}^{-})}{c(HC{{O}_{3}}^{-})}$减小 | |
D. | 25℃时氯气-氯水体系汇总存在以下平衡关系:c(H+)-c(OH-)=2c(ClO-)+c(H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a=m+n | B. | a+b=m+n | C. | a-b=m-n | D. | a-b=m+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 |
B. | 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 |
C. | 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 |
D. | a.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 | pH | 现象 |
A | 10 | 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
B | 6 | 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解 |
c | 2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