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常温下,0.01 mol·L-1 MOH溶液的pH为10,MOH(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
ΔH=-24.2 kJ·mol-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为ΔH=-57.3 kJ·mol-1。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为 ( )
A.-69.4 kJ·mol-1 B.-45.2 kJ·mol-1
C.+69.4 kJ·mol-1 D.+45.2 kJ·mol-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
A. 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 存在
D. 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含有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Fe2+、I-、Br-、CO、SO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 )
A.一定呈碱性
B.一定不存在I-、SO、Fe2+
C.可能存在NH、CO
D.一定存在Fe2+、Br-、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表示
活化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Ⅰ:C(s)+O2(g)===CO2(g);ΔH1<0。途径Ⅱ: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ΔH2>0,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ΔH3<0,2H2(g)+O2(g)===2H2O(g);ΔH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种途径的放热情况: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ΔH1、ΔH2、ΔH3和ΔH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3)由于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因此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H+(aq)+OH-(aq) = 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
ΔH=2×(-57.3) kJ·mol-1
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ΔH=+571.6 kJ·mol-1
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 kJ·mol-1,则 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2=CH-CH=CH2(g)+2H2(g)→CH3CH2CH2CH3(g)+236.6kJ
CH3-C≡C-CH3(g)+2H2(g)→CH3CH2CH2CH3(g)+272.7kJ
由此不能判断
A.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C.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D.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O在水溶液中只电离,不水解
B.硝酸钠溶液水解之后呈中性
C.可溶性的铝盐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可溶性的钾盐都不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二氧化碳 | 碳酸钠 | 转移的电子 | |
① | 1 mol | NA | |
② | 22.4 L | 1 mol | |
③ | 106 g | 1 mol | |
④ | 106 g | 2NA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