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OH-+H+=H2O
(2)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H++HCO3-=H2O+CO2
(3)醋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4)铁与稀硫酸的反应Fe+2H+=Fe2++H2↑.

分析 (1)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3)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和水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
(4)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解答 解:(1)硫酸氢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故答案为:OH-+H+=H2O;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H++HCO3-=H2O+CO2↑,
故答案为:H++HCO3-=H2O+CO2↑;
(3)醋酸(CH3COOH)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离子反应为CH3COOH+OH-=CH3COO-+H2O,
故答案为:CH3COOH+OH-=CH3COO-+H2O;
(4)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故答案为:Fe+2H+=Fe2++H2↑.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某同学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操作1的系列实验从溶液中得到产品,操作1的系列实验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结合化学方程式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SnCl2水解,发生SnCl2+H2O?Sn(OH)Cl+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
(3)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  ②防止Sn2+被氧化.
(4)反应1得到沉淀是SnO,同时生成一种常见气体,得到该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O32-+Sn2+═SnO+CO2↑;.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的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n2++H2O2+2H+═Sn4++2H2O.
(6)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2HCl═SnCl2+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②生成的Fe2+,再计算锡粉的纯度,请配平方程式:
6FeCl2+1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取1.226g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L-1 K2Cr2O7溶液32.0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93.2%(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mL 0.10mol•L-1的NaOH 溶液,需要称取2.0g固体,定容时所需的仪器为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不可能占有22.4L体积
C.0.4.molH2、0.2molO2、和0.4mol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
D.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CO和CO2具有相同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一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F属于下列物质中的六种:浓氨水、稀氨水、稀硫酸、水、氢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铜、氨气、氮气、氧气.
实验现象:
①D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
②点燃的镁条伸入无色无味的气体F中,镁条表面生成一种灰黄色固体物质.将该灰
黄色物质放入水中,有气体放出,并有白色浑浊形成.该气体成分就是C,具有刺激性气
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过分析回答:
(1)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开始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首先将导管放入 (填“放入”或“不放入”,下同)水槽中,U形管不放入装有冷水的水槽中,后续操作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烧瓶,直至观察到特定的现象,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CaO的仪器名称是干燥管.写出下列标号的物质名称:
A浓氨水,B氢氧化钠,D氧化铜.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烧瓶中的反应NH3•H2O$\frac{\underline{\;\;△\;\;}}{\;}$NH3↑+H2O;
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F与Mg的反应产物与水的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
(4)该小组同学预测的现象是,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无色透明的E中得到蓝色溶液,实际上能看到蓝色沉淀,由此可推论:预测的E是水 (选填所列物质名称,下同),E真正的成分是稀氨水.想要利用上述装置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F,则H最好选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或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B.
中和热的测定
C.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D.
乙二酸晶体受热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高压对合成氨有利
C.将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降温后,气体颜色变浅
D.加入催化剂能使合成氨的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室配制500mL 0.2mol.L-1Na2S0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托盘天平上称出14.2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
冷却至室温
B.把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至凹液
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各2~3次,每次的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振荡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ABDCE;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d
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D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砝码上有锈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附有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