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氮化硅(Si3N4)是一种具有耐高温等优异性能的新型陶瓷,工业上可用下列方法制取:
工业上可用下列方法制取:3SiO2+6C+2N2Si3N4+6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SiO2是氧化剂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Si3N4,N2得到6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B.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4)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为 。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A”、“B”、“C”或 “D”)________导出。
③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云南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中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氧化性:Fe3+>I2 |
B |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说明原氯化亚铁已氧化变质 |
C | 碳酸盐X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X可能是NaHCO3 |
D | 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气体Y | 试纸变蓝 | Y一定是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药物的种类很多,下列常见药物中属于抗生素的是
A.青霉素 B.维生素A
C.补钙剂(有效成分碳酸钙) D.胃舒平(有效成分氢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二上12月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煤气化和液化是现代能源工业中重点考虑的能量综合利用方案。最常见的气化方法为用煤生成水煤气,而当前比较流行的液化方法用煤生成CH3OH。
(1)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H1
2CO(g)+O2(g)=2CO2(g) △H2
2H2(g)+O2(g)=2H2O(g) △H3
则反应CO(g) +2H2(g)=CH3OH(g) 的△H=_______。
(2)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T1和T2温度下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K2(填“>”“<”或“=”)。
②由CO合成甲醇时,CO在250℃、300℃、350℃下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曲线c所表示的温度为______℃,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
③以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恒温、恒容条件下同,若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则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B.一定条件下,H2的消耗速率是CO的消耗速率的2倍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CH3OH的产率
D.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80%
(3)一定温度下,向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3OH,发生反应:CH3OH(g) CO(g) +2H2(g),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____________;该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CH3OH(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_____ 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CH3OH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气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二上12月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 △H=-98.32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D.某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B.向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NH4+)>c(SO32-)
C.向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
D.向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