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甲,P1>P2,a<3 | |
B. | 图甲,T1<T2,Q>0 | |
C. | 图乙,t1时表示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Z气体 | |
D. | 图乙,如果a=3,t2时表示向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
分析 结合图象1中先拐先平,数值大,分析选项AB;图2中t1时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则增大生成物浓度的同时减少反应物浓度,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由P1T1、P2T1可知,P1先达到平衡,则P1>P2,压强大,而Z的体积分数小,则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所以a>3,故A错误;
B.由P2T1、P2T1可知,T2先达到平衡,则T1<T2,温度高,而Z的体积分数小,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Q<0,故B错误;
C.图2中t1时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则增大生成物浓度的同时减少反应物浓度,只加入Z与逆反应速率大,但恒压条件下瞬间逆反应速率减小,图象符合,故C正确;
D.如果α=3,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则t2时表示向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图象,把握图象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图象中拐点的意义及与平衡的关系、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frac{Vρ}{17V+22400}$ | B. | ω=$\frac{17c}{100ρ}$ | ||
C. | ω=$\frac{17V}{17V+22400}$ | D. | ρ=$\frac{17V+22400}{22.4+22.4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mol•L-1 | B. | 3.25mol•L-1 | C. | 7mol•L-1 | D. | 6.25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1 | B. | 4:4:5 | C. | 5:5:4 | D. | 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t1=15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 |
B. |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 | |
C. |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 |
D. | t5~t6阶段可能是增大压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 |
B. | 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大于v逆 | |
C. | 降温,v正、v逆减小,且v正小于v逆 | |
D. | 体积不变,加入氮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大于v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已知C的浓溶液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能与B反应生成D,由此可以推断B的氧化性比MnO2强 | |
B. |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Cl2↑+Mn2++2H2O | |
C. | 新配制的F溶液一般需要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Fe2+被空气氧化成Fe3+,后者可抑制Fe2+的水解 | |
D. | 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1 mol A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明矾和小苏打常用作炸油条(饼)或膨化食品时的膨化剂,利用了A13+和HCO3-的水解反应,生成CO2气体,使食品膨胀 | |
B. | 装饰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放射性物质都会造成室内污染 | |
C. | 减少或治理企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可减轻雾霾 | |
D. | 胃溃疡患者可服用适量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镁粉中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 |
B. | 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 |
C. | 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 |
D. | 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过滤、洗涤、干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