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g)?aZ(g)△H=QkJ•mol-1,开始按体积比2:1将X、Y充入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图甲和图乙是根据反应绘制的图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P1>P2,a<3
B.图甲,T1<T2,Q>0
C.图乙,t1时表示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Z气体
D.图乙,如果a=3,t2时表示向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分析 结合图象1中先拐先平,数值大,分析选项AB;图2中t1时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则增大生成物浓度的同时减少反应物浓度,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由P1T1、P2T1可知,P1先达到平衡,则P1>P2,压强大,而Z的体积分数小,则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所以a>3,故A错误;
B.由P2T1、P2T1可知,T2先达到平衡,则T1<T2,温度高,而Z的体积分数小,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Q<0,故B错误;
C.图2中t1时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则增大生成物浓度的同时减少反应物浓度,只加入Z与逆反应速率大,但恒压条件下瞬间逆反应速率减小,图象符合,故C正确;
D.如果α=3,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则t2时表示向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图象,把握图象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图象中拐点的意义及与平衡的关系、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frac{Vρ}{17V+22400}$B.ω=$\frac{17c}{100ρ}$
C.ω=$\frac{17V}{17V+22400}$D.ρ=$\frac{17V+22400}{22.4+22.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的溶液5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mol•L-1B.3.25mol•L-1C.7mol•L-1D.6.2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同温同压下,三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混有少量空气的HCl;②NO2;③体积比为4:1的NO2和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烧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B.4:4:5C.5:5:4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 A、0.1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c(B)未画出].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四个阶段各改变一种条件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t1=15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t5~t6阶段可能是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v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v都增大,且v大于v
C.降温,v、v减小,且v小于v
D.体积不变,加入氮气,v、v都增大,且v大于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D为气体单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知C的浓溶液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能与B反应生成D,由此可以推断B的氧化性比MnO2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Cl2↑+Mn2++2H2O
C.新配制的F溶液一般需要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Fe2+被空气氧化成Fe3+,后者可抑制Fe2+的水解
D.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1 mol A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自然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巾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和小苏打常用作炸油条(饼)或膨化食品时的膨化剂,利用了A13+和HCO3-的水解反应,生成CO2气体,使食品膨胀
B.装饰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放射性物质都会造成室内污染
C.减少或治理企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可减轻雾霾
D.胃溃疡患者可服用适量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镁粉中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