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g)+2H2(g)═CH3OH(g)
反应II:CO2(g)+3H2(g)═CH3OH(g)+H2O(g)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Ⅰ(填“I”或“Ⅱ”).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2CO (g)+O2(g)=2CO2(g)△H=-566.0kJ/mol
③H2O(g)=H2O(l)△H=-44.0kJ/mol
则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1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8OH-=CO32-+6H2O+6e-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不变、减小).
③用该电池作电源,组成如图2所示装置(a、b、c、d均为石墨电极),甲容器装250mL0.04mol/LCuSO4溶液,乙容器装300mL饱和NaCl溶液,写出c电极的电极反应2Cl--2e-=Cl2↑,常温下,当300mL乙溶液的pH为13时,断开电源,则在甲醇电池中消耗O2的体积为168mL(标准状况),电解后向甲中加入适量下列某一种物质,可以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状态,该物质是CD(填写编号).
A.CuO        B.CuCO3    C.Cu(OH)2   D.Cu2(OH)2CO3

分析 (1)“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
(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
(3)①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②根据电池反应式中KOH是否参加反应确定溶液pH变化;
③c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根据转移电子相等计算消耗氧气体积;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原则确定加入物质.

解答 解:(1)根据原子经济知,Ⅰ没有副产物,符合原子经济理念,Ⅱ中有副产物,不符合原子经济理念,
故答案为:I;
(2)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1
②2CO (g)+O2(g)=2CO2(g)△H=-566.0kJ•mol-1
③H2O(g)=H2O(l)△H=-44.0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②+③×4得到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1
故答案为:-442.8kJ•mol-1
(3)①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甲醇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H3OH+8OH--6e-=CO32-+6H2O,
故答案为:CH3OH+8OH--6e-=CO32-+6H2O;
②反应过程中消耗氢氧根离子,溶液pH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③c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乙中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溶液中生成n(NaOH)=0.1mol/L×0.3L=0.03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03mol,串联电路中转移电子相等,所以消耗氧气体积=$\frac{0.03mol}{4}$=168mL;甲中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n(CuSO4)=0.25L×0.04mol/L=0.01mol,铜离子完全放电时转移电子0.02mol<0.03mol,所以阴极上还有部分氢气生成,所以相当于析出CuO和水,可以加入CD使溶液恢复原状,故选CD,
故答案为:2Cl--2e-=Cl2↑;168;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平衡常数计算应用,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3-丙二醇是生产新型高分子材料PTT的主要原料,目前1,3-丙二醇的生产路线有: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的两条石化合成路线和一条生物工程法合成路线.
丙烯醛水合氢化法:CH2=CHCH3$→_{Sb_{2}O_{5}}^{O_{2}}$CH2=CHCHO-→A$→_{Ni}^{H_{2}}$HO-CH2CH2CH2-OH
环氧乙烷甲酰化法:

生物发酵法:淀粉$\stackrel{酶}{→}$甘油$\stackrel{酶}{→}$1,3-丙二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2CHO.
(2)从合成原料来源的角度看,你认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路线是3(填“1”、“2”或“3”),理由是路线3以可再生资源淀粉为原料,路线1、2的原料为石油产品,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3)以1,3-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可以合成聚酯PTT,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4)已知丙二酸二乙酯能发生以下反应:
CH2(COOC2H52$→_{②CH_{3}Br}^{①C_{2}H_{5}ONa}$CH3CH(COOC2H52$→_{②CH_{3}CH_{2}Br}^{①C_{2}H_{5}ONa}$CH3CH2C(COOC2H52CH3
利用该反应原理,以丙二酸二乙酯、1,3-丙二醇、乙醇为原料合成,请你设计出合理的反应流程图.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A $→_{反应条件}^{反应物}$ B $→_{反应条件}^{反应物}$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X+Y2+═X2++Y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2e-═M2+
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被稀H2SO4氧化,则这五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M<N<Y<X<ZB.N<M<X<Y<ZC.N<M<Y<X<ZD.X<Z<N<M<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A与盐酸反应生成B和氢气.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D为单质,则 C的化学式为FeCl3;B+D→C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
(2)若D为烧碱溶液,则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的化学式为NaAlO2;B+D→C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2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0.5molCH4的质量是8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含有约1.204×1024个氢原子.
(2)将标准状况下22.4L的HCl溶于水配成200m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配制300mL 0.5mol•L-1氯化钠溶液,需要1.5mol•L-1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1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集气瓶中的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一段时间后,移开玻璃片,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不变B.集气瓶中有火星出现
C.集气瓶内壁上有油状液体出现D.集气瓶口有棕黄色烟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B.将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
C.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D.NaHCO3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是让极少量的(10-9g)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其质荷比.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甲醇B.甲烷C.丙烷D.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