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 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变黄,③中溶液橙色加深
B.②中Cr2O72-被C2H5OH氧化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极反应为H2-2e-=2H+ | |
B. | 在电池工作时,H+移向负极 | |
C. | 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
D. | 以盐酸作为电解质溶液,并不断补充蒸馏水,以维持溶液一定的p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cde | B. | abde | C. | abc | D. | ac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上九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复杂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2+、Ag+、Cu2+、H+的溶液中加入Zn:Ag+、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上学期10月定位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 试剂 | 现象 | |
滴管 | 试管 | ||
2 mL | 0.2 mol·L?1 Na2SO3溶液 | 饱和Ag2SO4溶液 | Ⅰ.产生白色沉淀 |
0.2 mol·L?1 CuSO4 |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 ||
0.1 mol·L?1 Al2(SO4)3溶液 |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 ||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
已知:Cu+Cu +Cu2+,Cu2+
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 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
则V1___________V2(填>,<或=)。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上学期10月定位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表示
A.c(H+) B.c(Zn2+) C.c(SO42-) D.铜棒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下图表示的是用明矾[KAl(SO4)2·12H2O]制取硫酸铝和硫酸钾的操作流程图,请根据此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进行操作②时,加入的试剂是 ,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A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进行操作④时,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同时要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