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I.(1)实验时用10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 H2SO4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10.0mL.
(2)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是A(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常用来代替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D.用来溶解固体溶质
(3)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错误的有(填序号)①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定容时仰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Ⅱ.(1)步骤③中产生的红褐色物质是(填化学式)Fe(OH)3
(2)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为:
a.过滤,b.洗涤,c.灼烧,d.冷却
(3)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0.19ag.

分析 Ⅰ.(1)根据浓硫酸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2)容量瓶是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定容仪器;
(3)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读数时应平视;
(4)根据公式c=$\frac{n}{V}$,可以根据影响n和V的因素来分析回答;
Ⅱ.由流程图可知,该实验原理为:将药品中的Fe2+形成溶液,将Fe2+氧化为Fe3+,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再转化为氧化铁,通过测定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能将Fe2+全部氧化为Fe3+,由流程图可知,加入H2O2是将Fe2+氧化为Fe3+
(2)由氢氧化铁悬浊液最终转化为氧化铁,需要过滤、洗涤的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
(3)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ag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据此计算.

解答 解:Ⅰ.(1)浓硫酸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设所需浓硫酸最小体积为V,则100mL×10-3×1mol/L=10mol/L×V,解得V=10.0mL,
故答案为:10.0;
(2)容量瓶作为精密仪器不可用于储存和溶解,也不能测量除其规格以外容积的液体体积,故选A,
故答案为:A;
(3)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读数时应平视,不能仰视和俯视,故选:①④,
故答案为:①④;
(4)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否则浓度偏小,故A正确;
B.未冷却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B错误;
C.定容时仰视,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Ⅱ.(1)步骤③中产生的红褐色物质应该是氢氧化铁,化学式为Fe(OH)3
故答案为:Fe(OH)3
(2)由氢氧化铁悬浊液最终转化为氧化铁,需要过滤、洗涤的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
故答案为:过滤;
(3)ag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所以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frac{ag×\frac{112}{160}}{10}$=0.07ag,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frac{\frac{0.07ag}{56}}{152}$=0.19ag,
故答案为:0.19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的理解、化学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LNa2CO3溶液中有2NA个Na+
B.1L0.1mol/LCuSO4溶液中Cu2+有0.1NA
C.常温下在PH=1或PH=13的溶液中均不可能有大量的HCO3-
D.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10,则说明CH3COONa是弱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将废弃的塑料袋回收进行露天焚烧,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C.用浸泡过的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D.福尔马林用于保存海鲜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被氧化的NO2与未被氧化的NO2的质量比为(  )
A.1:2B.3:1C.1:3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_{2}^{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_{2}^{3}$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B.${\;}_{2}^{3}$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
C.${\;}_{2}^{3}$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_{2}^{3}$He和${\;}_{2}^{4}$He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frac{1}{2}$O2(g)═H2O(l)△H=-285kJ/mol
②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③C(s)+$\frac{1}{2}$O2(g)═CO(g)△H=-241.8kJ/mol
④C(s)+O2(g)═CO2(g)△H=-393.5kJ/mol
回答下列各问:
(1)H2的燃烧热为285kJ•mol-1;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1
(2)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5KJ.
(3)CO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CO(g)+$\frac{1}{2}$O2(g)═CO2(g)△H=-151.7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例如将CO2和H2以1:4或1:3的比例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H2O的同时可分别获得重要的气态能源物质A和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4+2H2O(不必写反应条件)
(2)某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对照实验来证实有机物B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实验I: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在空气中盖上玻璃片.
实验II: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通入一定量的有机物B.
实验III: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瓶底放少量KMnO4固体.
该三组实验中,水果成熟的先后顺序为II I III.
(3)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B分子中有6个原子共面.
(4)试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填字母)
a.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丙烯可使溴水褪色
d.丙烯能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可使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错(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
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D.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