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甲~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双选)( )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中可说明HAc是弱电解质的是( )
A.0.1 mol·L-1HAc的pH>1
B.相同温度下,醋酸与强酸溶液的导电性比较
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的活泼金属反应时,消耗金属的量
D.pH=4的醋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室温下取0.2 mol·L-1的盐酸与0.2 mol·L-1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____ (填“>”“<”或“=”)0.2 mol·L-1盐酸中水电离出的[H+]。
(2)求混合溶液中下列计算式的精确结果:
[Cl-]-[M+]=_________mol·L-1,[H+]-[MOH]=_________mol·L-1(填具体数字)。
(3)若室温下取0.2 mol·L-1的MOH溶液与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MOH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 (填“>”“<”或“=”)MCl的水解程度,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表中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10-10 m | 0.66 | 1.36 | 1.23 | 1.10 | 0.99 | 1.54 | 0.70 | 1.18 |
最高或最低 化合价 | +2 | +1 | +5 | +7 | +1 | +5 | +3 | |
-2 | -3 | -1 | -3 |
A.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⑦位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
C.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标准生成热指的是在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种元素的最稳定的单质生成标准状态下1 mol某纯物质的热效应,单位常用kJ·mol-1表示。已知在25℃的条件下:
Ag2O(s)+2HCl(g)===2AgCl(s)+H2O(l) ΔH1=-324.4 kJ·mol-1
2Ag(s)+O2(g)===Ag2O(s) ΔH2=-30.56 kJ·mol-1
H2(g)+
Cl2(g)===HCl(g) ΔH3=-92.21 kJ·mol-1
H2(g)+O2(g)===H2O(l) ΔH4=-285.6 kJ·mol-1
则25℃时氯化银的标准生成热为( )
A.-126.89 kJ·mol-1 B.-324.4 kJ·mol-1
C.-30.56 kJ·mol-1 D.题中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NaHCO3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HCO3(aq)+H2O(l)===H2CO3(aq)+NaOH(aq) ΔH=a kJ·mol-1;稀盐酸和稀NaOH的中和热为b kJ·mol-1。则等物质的量的NaHCO3(aq)与稀HCl(aq)反应的ΔH等于
( )
A.(a+b) kJ·mol-1 B.(a-b) kJ·mol-1
C.-(a-b) kJ·mol-1 D.-(a+b)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
(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
(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
(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
| A. | Fe Cu Al Ag Mg |
| B. | Al Cu Mg Ag Fe |
| C. | Mg Cu Al Ag Fe |
| D. | Mg Ag Al Cu 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鉴别苯与己烯的实验方法与判断都正确的是( )
| A. | 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上下两层颜色都消失的是己烯 |
| B. | 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下层颜色消失的是己烯 |
| C. | 分别点燃,无黑烟生成的是苯 |
| D. | 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静置后有机层为无色的是己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