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两组命题中,N组命题正确,且能用M组命题加以解释的是(  )
  M组 N组
 A H-I键键能大于H-Cl键键能 HI比HCl稳定
 B HI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HCl比HI稳定
 C HI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HI的沸点比HCl高
 D  H-I键键能小于H-Cl键键能 HI的沸点比HCl高
A.AB.BC.CD.D

分析 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大小有关,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而分子间作用力影响分子的沸点高低,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H-I的键能比H-Cl小,HCl较稳定,故A错误;
B.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大小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B错误;
C.HI、HCl的沸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故C正确;
D.键能的大小与分子晶体的沸点高低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注意把握微粒间的作用力与性质的关系,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铁在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说明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B.将氯气溶于水后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气与水没有完全反应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
D.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HNO3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滴入几滴浓HNO3,溶液的颜红,但是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儿则发现溶液由红色快速变为蓝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这一奇特现象激起了同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对此现象设计了探究性实验.
(1)甲同学认为是溶液中的Fe2+的干扰造成的,大家经过理性分析,认为可以排除Fe2+的干扰,理由是体系中NO2逸出说明HNO3过量,不可能在溶液中残留有Fe2+
(2)乙同学认为红色消失,说明Fe(SCN)3被破坏,红棕色NO2说明了某些离子与HN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推测可能是KSCN与HNO3作用.KSCN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根据C、S、N的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相关知识推测SCN-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杂化.
(3)根据乙同学的观点,设计了实验方案1,往浓HNO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红色,突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而溶液红色消失变为浅绿色,溶液温度升高;继续滴入KSCN,溶液变为浅蓝色,最后变成无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浑浊,并剩余一种非极性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向浓HNO3中滴入KSCN的离子方程式2SCN-+22NO3-+20H+=2SO42-+2CO2↑+22NO2↑+N2↑+10H2O.
(4)丙同学认为SCN-的性质还可进一步探究,设计了方案2,向Fe(SCN)3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氯水、溴水,溶液的红色均消失变为黄色,而加入碘水时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丙同学的设计意图是比较硫氰根离子与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5)通过本次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用SCN-间接检验Fe2+时应注意加入的氧化剂不能过量;
b.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的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由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A将水垢置于盛食醋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用湿润的蓝色试纸检验某气体试纸变红气体是酸性氧化物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有晶体析出NaHCO3不溶于水
D向酚酞溶液中加少量Na2O2溶液变红Na2O2是碱性氧化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从绿色化学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制取Cu(NO32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Cu+HNO3(浓)→Cu(NO32B.Cu+HNO3(稀)→Cu(NO32
C.Cu$\stackrel{空气}{→}$CuO$\stackrel{稀硝酸}{→}$Cu(NO32D.Cu+AgNO3→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紫罗兰酮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7组峰
B.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C.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维生素A1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NH5中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1molNH5中含有4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利用率为100%的是(  )
①取代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加成反应④酯化反应⑤缩聚反应⑥加聚反应.
A.②⑤B.①④C.③⑥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C、D、E、F代表6种常见短周期元素.A可分别与B、F形成A2B,A2B2、AF等共价化合物;C可分别与B、F形成C2B、C2B2、CF等离子化合物;D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室温下,E的单质放在冷的浓硝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F所形成的盐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海水中水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ⅡA族;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上述元素的单质可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有Cl2、O3(填化学式).写出A2B与D单质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g+2H2O$\frac{\underline{\;\;△\;\;}}{\;}$Mg(OH)2+H2↑.
(3)A、B、C、F中的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等,一种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为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