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J
R
(1)元素T的最高价含氧酸具有强酸性;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化合物甲的分子由两个J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甲的电子式是
(3)一定条件下,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乙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达到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ac(选填序号)
选项abcd
x温度温度加入氧气加入乙的物质
y乙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K乙的转化率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丙的水溶液显碱性,在微电子工业中,丙的水溶液可作H2O2的清除剂,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NH3+3H2O2=N2+6H2O.
(5)在298K下,J、M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以akJ和bkJ时.又知一定条件下,M的单质能将J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写出此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Al(s)+3CO2(g)=3C(s)+2Al2O3(s)△H=(+3a-4b)kJ/mol.(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6)用M单质作阳极,J单质作阴极,Ca(HCO32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阴极生成的气体和沉淀分别是H2、CaCO3,阳极也生成气体和沉淀,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Al-3e-+3HCO3-=Al(OH)3+3CO2↑.

分析 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J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J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J为碳元素,则R为硫元素,T的原子序数最大,故T为Cl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M为Al,由(4)中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丙的水溶液显碱性,则L为氮元素,丙为NH3,据此解答.

解答 解: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J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J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J为碳元素,则R为硫元素,T的原子序数最大,故T为Cl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M为Al,由(4)中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丙的水溶液显碱性,则L为氮元素,丙为NH3
(1)T为Cl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化合物甲的分子由两个C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则甲为C2H2,电子式是,故答案为:
(3)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乙为SO3,发生分解反应:2SO3?2SO2+O2 △H>0,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SO3的物质的量减小,故a符合;
b.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b不符合;
c.加入O2的物质的量,氧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进行,SO3的转化率降低,故c符合;
d.加入SO3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进行,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ac;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丙的水溶液显碱性,则L为氮元素,丙为NH3,丙的水溶液可作H2O2的清除剂,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应生成氮气与水,其化学方程式为:NH3+3H2O2=N2+6H2O,故答案为:NH3+3H2O2=N2+6H2O;
(5)在298K下,根据C、Al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以a kJ和b kJ时,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①4Al(s)+3O2(g)=2Al2O3(s),△H=-4bkJ/mol,
②C(s)+O2(g)=CO2(g),△H=-a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3得铝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3CO2(g)=3C(s)+2Al2O3(s)△H=(+3a-4b)kJ/mol,
故答案为:4Al(s)+3CO2(g)=3C(s)+2Al2O3(s)△H=(+3a-4b)kJ/mol;
(6)用铝作阳极,碳单质作阴极,Ca(HC032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阴极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同时有氢氧根离子产生,将碳酸氢根变成碳酸根,结合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阳极为铝放电,生成铝离子,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双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阳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H2、CaCO3;Al-3e-+3HCO3-=Al(OH)3+3CO2↑.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常用化学用语、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电池等,题目较为综合,难度中等,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掌握,推断元素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将0.1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
A.CH3COOH电离程度变大B.溶液pH变大
C.溶液中c(H+)减小D.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7和118号三个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7号元素应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固(气、液、固选一填入)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实验装置图能实现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
A.利用图1除去Cl2中的HCl
B.利用图2由45°白酒制无水乙醇
C.利用图3检验产物中含有乙烯
D.图4是研究温度对NO2和N2O4平衡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蒸馏实验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  )
A.锥形瓶B.酒精灯C.蒸发皿D.石棉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反应A(g)+B(g)?nC(g)△H=x kJ•mol-1,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时,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a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小于b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B.其他条件相同时,a表示有催化剂,b表示无催化剂
C.其他条件相同,若a、b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反应,则n>2
D.其他条件相同,若a、b表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则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元素中,属于d区元素的是Fe(填元素符号),h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VIIA族,元素k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2)画出c的核外电子排布图:,这样排布遵循了构造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3)元素b的电负性>元素g的电负性(填“>”、“=”、“<”),元素b、c、e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三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填化合物的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粗食盐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回答下列各问题.
(1)将粗盐制成精盐,主要操作步骤之一是蒸发,在加热蒸发溶剂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的动手操作是(作具体,完整的说明)用玻璃棒搅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液体飞溅,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的根据是蒸发皿中产生了较多的固体.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出现浑浊或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否则不含硫酸根.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在溶液中继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Ca2+、Mg2+及加入过量的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1999年4月,比利时查出污染鸡的根源是生产鸡饲料的油脂被二恶英所污染,二恶英是两大芳香族化合物的总称.其中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毒性最大,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2H8O2Cl4B.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气体
C.是最危险的致癌物之一D.是一种多卤代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