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若已知:
H2(g)+$\frac{1}{2}$O2(g)=H2O(g):△H=a kJ/mol
H2(g)+$\frac{1}{2}$O2(g)=H2O(l):△H=b kJ/mol
2H2O(g)=2H2(g)+O2(g):△H=c kJ/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c=0B.c=2aC.a>bD.c=a+b

分析 ①H2(g)+$\frac{1}{2}$O2(g)=H2O(g):△H=a kJ/mol
②H2(g)+$\frac{1}{2}$O2(g)=H2O(l):△H=b kJ/mol
③2H2O(g)=2H2(g)+O2(g):△H=c kJ/mol
A.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2H2(g)+O2(g)=H2O(g)+H2O(l),则①+②-③≠0;
B.①为放热反应,a为负值,③为吸热反应,c正值,则c>2a;
C.气态水具有能量较高,则反应①放出热量少,结合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分析;
D.①②为放热反应,则a、b为负值,③为吸热反应,则c为正值,故c>a+b.

解答 解:①H2(g)+$\frac{1}{2}$O2(g)=H2O(g)△H=a kJ/mol、②H2(g)+$\frac{1}{2}$O2(g)=H2O(l)△H=b kJ/mol、③2H2O(g)=2H2(g)+O2(g)△H=c kJ/mol,
A.根据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①+②得:2H2(g)+O2(g)=H2O(g)+H2O(l),则①+②-③≠0,所以a+b+c≠0,故A错误;
B.H2(g)+$\frac{1}{2}$O2(g)=H2O(g)△H=a kJ/mol为放热反应,则a<0,2H2O(g)=2H2(g)+O2(g)△H=c kJ/mol为吸热反应,则c为正值,所以c=-2a,故B错误;
C.水在气态具有能量较高,则反应H2(g)+$\frac{1}{2}$O2(g)=H2O(g)△H=a kJ/mol放出热量比反应H2(g)+$\frac{1}{2}$O2(g)=H2O(l)△H=b kJ/mol放出热量多,由于焓变为负值,则a>b,故C正确;
D.氢气燃烧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则a、b小于0,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则c大于0,所以c>a+b,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与焓变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焓变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为易错点,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操作、现象解释
A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Fe(OH)3
B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说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
D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说明Fe置换出硝酸中的氢,生成了氢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常温下,将稀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n(H+)•n(OH-)不变
C.标准状况下,5.6L由CH4与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6.02×1023
D.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 ) 配制2.4mol•L-1的稀硫酸250mL.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33.3mL,在实验时应用50mL量筒
量取浓硫酸.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以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EACBHGF
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用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
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
(3)由于错误操作,使得到的浓度数据比正确的偏大的是A.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D.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洗净而末干的试剂瓶中备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现有以下物质:①食盐水 ②二氧化碳 ③盐酸 ④蔗糖 ⑤熔融的硫酸钾 ⑥氧气 ⑦液体醋酸 ⑧金属铜 ⑨碳酸氢钠固体 ⑩氢氧化钠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写)
(1)能导电的是①③⑤⑧;
(2)属于电解质的是⑤⑦⑨⑩;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25.00mL蒸馏水B.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
C.用烧杯溶解FeCl3试样D.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5.8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用如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低于乙醇.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再加入冰醋酸.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实验中试管a中的反应是:CH3COOH+C2H5OH$?_{△}^{浓硫酸}$CH3COOC2H5+H2O;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试管b中导气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发生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结合氯气的相关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制取Cl2,下列收集Cl2的装置中如图1正确的是C(填字母).漂白粉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但盐酸浓度不同时,漂白粉与盐酸混合发生反应的类型不同.漂白粉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2HCl═CaCl2+2HClO.漂白粉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很多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2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①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d(填“a”“b”“c”或“d”).
②c过程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反应2CO2+6H2?CH2═CH2+4H2O可用于合成烯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压强可加快该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速率
C.增大H2的浓度能加快该反应速率
D.密闭容器中,通入略过量的CO2可以实现H2的100%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