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20mL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O2完全燃烧生成了50mLH2O(g)和40mL CO2(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混合物可能由下列哪两种烃组成的(  )
A.C2H2、C2H4B.C2H6、C2H8C.C2H4、C4H8D.CH4、C3H6

分析 设烃的平均组成为CxHy,根据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利用原子守恒可知平均分子式为C2H5,结合选项,计算C、H原子平均数判断.

解答 解:20mL该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生成了50mLH2O(g)和40mL CO2(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设烃的平均组成为CxHy,则:
根据C原子守恒有:20x=40,则x=2,
根据H原子守恒有:20y=50×2,则y=5,
即平均分子组成为C2H5
A.C2H2和C2H4的H原子平均数介于2~4之间,不可能为5,故A错误;
B.C2H6、C2H8的H原子平均数介于6~8之间,不可能为5,故B错误;
C.C2H4、C4H8,C原子平均数介于2≈4,不可能为2,故C错误;
D.CH4、C3H6按照1:1混合时,C原子平均数为:$\frac{1+3}{2}$,H原子平均数为:$\frac{4+6}{2}$=5,平均分子组成为C2H5,满足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平均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O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称它们为类卤素,它们可以生成酸和盐(见下表,表中X代表F、Cl、Br或I).
卤素硫氰
“单质”X2(CN)2(SCN)2(OCN)2
HXHCNHOCN
KXKCNKSCN
(1)在表中①、②、③的空格处应填写的名称或化学式分别是氧氰、HSCN、KOCN.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CN)2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N)2+2KOH═KCN+KCNO+H2O.
②已知阴离子的还原性:Cl-<Br-<CN-<SCN-<I-.试写出在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N)2+2SCN-═2CN-+(SC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下列溶液中分别通入足量的CO2,最终产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钙B.氢氧化钙C.氯化钠D.偏铝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_{6}^{8}$CB.18O2-的结构示意图:
C.羟基的电子式:D.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简式:C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皮肤上不慎沾到少量浓硫酸,应先用干抹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
B.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C.验证某气体中含CO2、SO2,可依次通入品红溶液、饱和NaHCO3溶液、澄清石灰水
D.检验Fe2(SO4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可用KMnO4酸性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含离子键的物质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钚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几位美国科学家在1940年首次发现这一元素,它目前被应用于核武器和核反应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_{94}^{238}$Pu、${\;}_{94}^{239}$Pu和${\;}_{94}^{240}$Pu是钚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B.${\;}_{94}^{238}$Pu中有94个中子
C.${\;}_{94}^{239}$Pu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1
D.一个${\;}_{94}^{240}$Pu的质量为24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8H8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
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置FeCO3、SiO2)制备高纯氧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己知:25℃时,指示剂变色pH范围和几种氢氧化物的ksp及pH的关系如表一、二:
表一:
指示剂酚酞甲基酸
变色范围(pH)8.2-10.03.1-4.4
表二:
氢氧化物Fe(OH)3Fe(OH)2Mg(OH)2
开始沉淀时pH1.15.98.4
沉淀完全时pH3.?9.?10.2
溶度积常数4×10-348×10-162×10-13
(1)操作 II和 III中涉及的分离方法分别是过滤、蒸发、结晶、过滤.
(2)残渣I的主要成分是,加入H2O2的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生成,其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H2O2+2Fe2++2H+=2Fe3++2H2O.
(3)MgSO4和木炭在800℃煅烧时,只生成MgO和两种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时,气体被完全吸收.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SO4+C$\frac{\underline{\;800℃\;}}{\;}$2MgO+CO2↑+2SO2↑.
(4)采用滴定法测定溶液 II与加入氨水的最佳体积比,可以减少氨水的消粍和Mg2+的损失.实验中应选取
指示剂,加入氨水是为了沉淀溶液 II中的Fe3+  离子,若终点时该离子浓度=1.0×10-5mol•L-1,则溶液 III的 pH=3.2(己知:lg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