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M-N间一定存在c(Cl-)>c(NH4+)>c(OH-)>c(H+) | |
B. | 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10.0mL | |
C. | pH=7溶液中存在c(Cl-)=c(NH4+)=c(OH-)=c(H+) | |
D. | p点处的溶液中存在:2 c(NH4+)+2c(NH3•H2O)=c(Cl-) |
分析 A.M-N间溶液显碱性,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c(OH-)=c(NH4+)+c(H+);
B.M点pH=7,而等体积混合时恰好生成氯化铵,溶液显酸性;
C.pH=7溶液,溶液显中性,但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
D.p点处盐酸的体积为20mL,则n(HCl)=2(N),结合物料守恒分析.
解答 解:A.M-N间溶液显碱性,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c(OH-)=c(NH4+)+c(H+),则c(Cl-)<c(NH4+),故A错误;
B.M点pH=7,而等体积混合时恰好生成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二者不一致,应小于10mL,溶质为氯化铵、一水合氨,故B错误;
C.pH=7溶液,溶液显中性,但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则溶液中存在c(Cl-)=c(NH4+)>c(OH-)=c(H+),故C错误;
D.p点处盐酸的体积为20mL,则n(HCl)=2(N),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存在:2 c(NH4+)+2c(NH3•H2O)=c(C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酸、碱混合后溶质及pH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浓度的比较方法及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O2是还原剂 | B. | NH3是氧化剂 | C. | O2得到电子 | D. | NH3发生还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该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B. | 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 | ||
C. | 该电池中的电极b是正极 | D. | 在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