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工业上的许多反应工艺来源于实验室里的简单操作,比如用铝土矿(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制取铝的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铝土矿中加入Na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2)沉淀C的颜色和一种用途分别为红棕色、颜料(或炼铁).
(3)操作I、操作II、操作III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4)整个生产过程中,除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aOH、H2O或CaO、CO2(任意两种,填化学式).用此法制取铝的副产品是Fe2O3和O2(填化学式).

分析 铝土矿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向铝土矿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Al2O3+2OH-═2AlO2-+H2O,氧化铁不溶于NaOH溶液,然后过滤,得到溶液B为NaOH、NaAlO2混合溶液,沉淀C为Fe2O3,向溶液B中通入CO2,发生反应2AlO2-+CO2+3H2O=2Al(OH)3↓+CO32-、2OH-+CO2=CO32-+H2O,然后过滤得到沉淀Al(OH)3和Na2CO3溶液,向溶液中加入CaO,发生反应Na2CO3+CaO+H2O═2NaOH+CaCO3↓,然后过滤,将NaOH循环利用;将Al(OH)3加热得到Al2O3,电解熔融Al2O3得到Al,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铝土矿中加入NaOH溶液,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NaOH═2NaAlO2+H2O;
(2)沉淀C为Fe2O3,为红棕色,俗称铁红,除了用于金属冶炼以外,还可用作顔料,
故答案为:红棕色、颜料(或炼铁);
(3)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采用过滤法,操作Ⅰ、操作Ⅱ和操作Ⅲ都是过滤操作,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
故答案为:烧杯、漏斗、玻璃棒;
(4)生成E为NaOH溶液,可重复利用,且煅烧碳酸钙得到CaO和CO2,B生成沉淀需要二氧化碳、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钙需要CaO,所以CaO和CO2能循环利用,操作Ⅰ所得的Fe2O3和电解熔融Al2O3得到的O2为副产品,
故答案为:NaOH、H2O或CaO、CO2;Fe2O3和O2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及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反应式:①H2S+I2=S↓+2H++2I-②H2SO3+2H2S=3S↓+3H2O ③2I-+Br2=I2+2Br-④H2SO3+I2+H2O=SO42-+2I-+4H+,下列各组中还原性由弱到强的是(  )
A.H2S、H2SO3、I-、Br-B.I-、Br-、H2SO3、H2S
C.Br-、I-、H2SO3、H2SD.I-、Br-、H2S、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宏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盐是由Na+和Cl-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B.Si与C同属ⅣA族,因此SiO2和CO2两种物质中微粒间作用完全相同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冰中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O分子内存在极性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水: 二氧化碳: 过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①甲烷、②乙烷、③乙烯、④苯、⑤甲苯、⑥二甲苯、⑦乙醇、⑧乙酸、⑨葡萄糖,它们都是常见的重要化工原料.
(1)上述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CH4(填分子式),等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的是C2H4O2和C6H12O6(填分子式).
(2)上述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类物质有:③④⑤⑥(填序号).
(3)甲烷和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条件分别是光照 、催化剂 .
(4)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如果用于食品包装,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PVC由Cl-CH=CH2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而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苯、甲苯、二甲苯是用途广泛的有机溶剂.二甲苯的结构有3种,其中一种被称为“PX”,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PX”的结构简式是
(6)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_{△}^{催化剂}$2CH3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表示某带电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则可用它表示的阳离子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写离子符号)Al3+
(2)短周期元素X能形成H2X和XO2两种化合物,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
(3)下表中,G元素原子最容易与哪种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形成离子键NaCl (填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子abcdefG
M层电子数1234567
(4)在下图各装置的容器(分别用符号A~E表示)中盛海水,铁会在其中发生变化.其中铁作阳极的是D (用装置符号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清朝的徐寿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所以就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在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氧气的参与:
(1)已知常温下Na在空气中可生成Na2O,写出氧离子的结构意义图:,钠离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2p层,比较离子半径大小:r(Na+)<r(O2-)(填“>”,“<”或“=”)
(2)已知Na在O2中燃烧生成Na2O2,判断Na2O2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
(3)写出C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电子式
(4)已知16gFe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共放出112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方程式:
3Fe(s)+2O2(g)═Fe3O4(s)△H=-1176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
(1)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
N-HH-HN≡N
断开1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kJa436946
表中a为391kJ.
(2)合成按原料中的H2可用CO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
已知在25℃、101kPa下:
Ⅰ2C(石墨,s)+O2(g)═2CO(g)△H1=-222kJ/mol
Ⅱ2H2(g)+O2(g)═2H2O(g)△H2=-242kJ/mol
ⅢC(石墨,s)+O2(g)═CO2(g)△H3=-394kJ/mol
①25℃、101kPa下CO与水蒸气反应转化为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62kJ/mol.
②根据Ⅰ、Ⅱ、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填选项字母).
a.由反应Ⅱ可以推知:2H2(g)+O2(g)=2H2O(l)△H4,则△H4小于△H2
b.反应Ⅲ的反应热等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CO2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的差
(3)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取新型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N2+6e-+8H+=2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
B.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蒸馏
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直接用短颈玻璃漏斗过滤
D.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趁热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