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证明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某小组按下图装置制备乙烯并检验其化学性质。完成下列填空:
(1)首项检验该装置气密性。检验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药品的顺序是:先加入______,再缓慢加入_______,最后再加入几粒碎瓷片。
(3)加热圆底烧瓶,使温度迅速上升到______℃,观察到烧瓶中的无色液体逐渐变黑。该黑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
(4)酸性KMnO4溶液很快褪色,但不能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用下列装置(可重复使用也不可用)来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请在a,b装置间补充装置,按编号依次排列,并按照对应顺序写出装置内所放的药品。
装置:a→____ →b
药品:(a药品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酸性KMnO4溶液)
(6)若将b中酸性KMnO4溶液换成溴水,溴水也能褪色且可观察到b底部有少量无色油状液体生成,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该无色油状液体中含有溴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设计一条以为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甲乙目标产物)
【答案】连接好装置,将导气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或微热),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松开手(或冷却或恢复至室温),导气管中倒吸回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无水乙醇(酒精) 浓硫酸 170 碳 乙烯中混有SO2,S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 c c NaOH溶液 c品红 取无色液体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取水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出现浅黄色沉淀则可证明无色油状液体中含溴元素。
【解析】
(1). 根据压强原理检验该装置气密性;
(2)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生成乙烯,根据硫酸稀释的方法分析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药品的顺序;
(3) 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 170℃生成乙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乙醇碳化;
(4) 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乙烯中混有SO2;
(5)要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应在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之前,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6)若将b中酸性KMnO4溶液换成溴水, b底部生成的少量无色油状液体是1,2-二溴乙烷;
(7)为防止中的羟基被氧化,先氧化为 ,再水解为。
(1) 根据压强原理,检验气密性的操作:连接好装置,将导气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或微热),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松开手(或冷却或恢复至室温),导气管中倒吸回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2)浓硫酸密度大于乙醇,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药品的顺序是:先加入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
(3) 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生成乙烯,所以加热圆底烧瓶,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乙醇碳化,所以可观察到烧瓶中的无色液体逐渐变黑,该黑色的物质是碳;
(4) 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乙烯中混有SO2,乙烯、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酸性KMnO4溶液很快褪色,不能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5)要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应在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之前,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再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所以装置连接顺序是a→c→c→b;药品:(a药品略) →cNaOH溶液→c品红→(b酸性KMnO4溶液);
(6)若将b中酸性KMnO4溶液换成溴水, b底部生成的少量无色油状液体是1,2-二溴乙烷;证明1,2-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的方法是:取无色液体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取水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出现浅黄色沉淀则可证明无色油状液体中含溴元素;
(7)为防止中的羟基被氧化,先氧化为 ,再水解为,合成路线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所列的是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0.089nm)。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99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1 | -2 |
(1)比较A、B、E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___(用对应元素离子符号表示)。
(2)A元素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B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周期__族。
(3)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上述五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填化学式)。
(5)C、E形成的化合物为__(填化学式)。
(6)用电子式表示A和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M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C.N的结构简式为C2H4O2
D.④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过量的氨气和氯气能反应生成氯化铵,该实验小组对该反应进行探究,部分实验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是NH3的制备装置,其中盛放浓氨水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再写出一种在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应将E中的无水氯化钙换成碱石灰,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X的名称为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
(5)装置D的设计中有明显不足之处,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装置D中所得固体为氯化铵,请把实验步骤写完整:
①取少量装置D中所得固体产物配成溶液,并取少量溶液于两支试管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另一只试管中加过量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结论:常温下过量的氨气和氯气反应可生成氯化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a.
b.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2)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下列对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水溶性比苯酚好,密度比苯酚的大 B.能发生消去反应
C.能发生聚合反应 D.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4)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3∶1∶1∶1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a.与E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两种
(6)已知易被氧化,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设计以A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H2=CH2 + H2OCH3CH2OH
B. +Br2+HBr
C. 2CH3CH2OH C2H5—O—C2H5 + H2O
D. +HN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和氢的组成常用燃烧分析法,下图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测定有机物组成的装置,氧化铜作催化剂,在750℃左右使有机物在氧气流中全部氧化为CO2和H2O,用含有固体氢氧化钠和氯化钙的吸收管分别吸收CO2和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盛放的是________,甲、乙中的吸收剂能否颠倒?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氧气一会儿,然后再加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4.6 g有机物A进行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4)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有三组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溴苯并验证溴与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实验时,关闭F活塞,打开C活塞,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液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回答下列问题:
(1)三口烧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D试管内装的是CCl4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
(3)除去溴苯中混有的Br2杂质的试剂是______,操作方法为:___,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试管E(AgNO3溶液)中有___(填现象)生成,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 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 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