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镁离子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2)滤液中有少量浑浊,可能原因有: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3)根据题意可知,沉淀中应该附着氯离子和铵根离子,若判断是否洗净,可以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进行判断,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没有洗涤干净;若没有沉淀生成,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4)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可知,B中的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混有的HCl气体;因为氯化铝易发生水解,故应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而G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所以可以加入碱石灰来代替F和G的作用.
解答 解:(1)镁离子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离子方程式:Mg2++2NH3•H2O=Mg(OH)2↓+2NH4+,故答案为:Mg2++2NH3•H2O=Mg(OH)2↓+2NH4+;
(2)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有: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故答案为:漏斗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
(3)沉淀中应该附着氯离子和铵根离子,若判断是否洗净,可以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溶液进行判断,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没有洗涤干净;若没有沉淀生成,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高温焙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
故答案为: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坩埚;
(4)B中的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混有的HCl气体;因为氯化铝易发生水解,故应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而G是吸收反应剩余的氯气,所以可以加入碱石灰来代替F和G的作用,
故答案为:除去HCl;吸收水蒸气;碱石灰.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实验设计的仪器连接顺序,清楚实验原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 |
B. | 在pH=2的溶液中:NH4+、K+、ClO-、C1- | |
C. | 水电离c(H+)=10-12 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42-、K+ | |
D. | 在c(H+)/c(OH-)=10-12的溶液中:K+、Na+、C1O-、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硝酸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 B. | 稀硫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 | ||
C. | 醋酸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 D. | 盐酸和碳酸钡溶液的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 |
B. | 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 |
C. | 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先变为灰绿色后迅速变为红色 | |
D. | 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已知事实 | 推论 | |
A | 氯乙烷能发生消去反应 | 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
B | 乙烯分子内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丙烯分子内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C |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 | 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烟更浓 |
D | 烷烃的含碳量随碳原子数的增大而增大 | 炔烃的含碳量随碳原子数的增大而增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④⑤ | C. | ①②⑤⑥ | D. | 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 |
B. | 用往氯化铁中加铁粉:Fe+Fe3+═2Fe2+ | |
C. |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 |
D. |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MgCO3+2H+═CO2↑+H2O+Mg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