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实验装置图,在A装置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有挥发的氯化氢和水蒸汽,对实验有影响,所以B装置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C装置中用浓硫酸干燥氯气,D装置中在加热的条件下氯气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产生的氯化铝在Y装置中收集,由于氯气有毒,所以未反应的氯气用F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为防止F中的水进入Y装置与氯化铝反应,所以用E装置中装碱石灰进行干燥,据此答题.
解答 解:根据实验装置图,在A装置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有挥发的氯化氢和水蒸汽,对实验有影响,所以B装置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C装置中用浓硫酸干燥氯气,D装置中在加热的条件下氯气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产生的氯化铝在Y装置中收集,由于氯气有毒,所以未反应的氯气用F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为防止F中的水进入Y装置与氯化铝反应,所以用E装置中装碱石灰进行干燥,
(1)装置A 中发生的反应为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仪器X与仪器Y 直接相连的意图是:①收集产物 ②防止氯化铝冷却形成固体而堵塞导管,
故答案为:防止堵塞;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不能否去掉E 装置,因为E可以防止E中水气与AlCl3作用,
故答案为:不能;防止E中水气与AlCl3作用;
(4)实验时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其作用是 用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以防产品不纯,
故答案为:A; 用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以防产品不纯;
(5)铝粉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检验偏铝酸根离子的方法是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点评 本题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与实验操作评价、物质含量测定、滴定原理利用,物质的制备,化学计算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关键,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中全面把握基础知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
B. 容量瓶、量筒个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容量瓶无“0”刻度,量筒、滴定管有“0”刻度;实验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C. 为实验安全,金属钠切割下来的表层物质反应放回原试剂瓶,不能再研磨氯酸钾或硝酸钾
D. 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再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硬质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 2︰1 C. 1︰2 D. 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苯甲酸 | 甲醇 | 苯甲酸甲酯 | |
熔点/℃ | 122.4 | -97 | -12.3 |
沸点/℃ | 249 | 64.3 | 199.6 |
浓度/g•cm3 | 1.2659 | 0.792 | 1.0888 |
水溶性 | 微溶 | 互溶 | 不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一l30 | 9 | -1l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苯甲醛 | 乙酸酐 | 肉桂酸 | 乙酸 | |
溶解度(25℃,g/100g水) | 0.3 | 遇热水水解 | 0.04 | 互溶 |
沸点(℃) | 179.6 | 138.6 | 300 | 118 |
相对分子质量 | 106 | 102 | 148 | 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 |
B. | 容器内三种气体 AB、A2、B2共存 | |
C. | v正(AB)=2v逆(A2) | |
D. | 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A2,同时生成2n mol 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