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化学键变化与吸收、释放能量关系.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2Q1+Q2>4Q3B.2Q1+Q2<4Q3C.Q1+Q2>4Q3D.Q1+$\frac{1}{2}$Q2=2Q3

分析 由图可知,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焓变等于吸收的能量与放出的能量之差,且燃烧为放热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图可知,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焓变等于吸收的能量与放出的能量之差,且燃烧为放热反应,由2H2(g)+O2(g)=2H2O(g)可知,2Q1+Q2-4Q3<0,即2Q1+Q2<4Q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与能量的关系、焓变与键能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NaHSO3显酸性,NaHCO3溶液显碱性,现有浓度为0.1mol•L-1的NaHS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两种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一定正确的一组是(  )
A.c(Na+)>c(HRO3-)>c(H+)>c(RO32-)>c(OH-B.c(Na+)+c(H+)=c(HRO3-)+c(RO32-)+c(OH-
C.c(Na+)=c(HRO3-)+(H2RO3)+2c(RO32-D.以上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B.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D.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X、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B.原子半径:Y>Z>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X<Z<W
D.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通常分子中所含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参考表中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受热时最不稳定的是(  )
化学键H-HH-ClH-BrH-I
键能KJ•mol-1436.0431.8366298.7
A.氢气B.氯化氢C.溴化氢D.碘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的是(  )
A.正己烷、苯B.乙烯、乙炔
C.1-己烯、苯D.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Xm+bYn+cZn-dW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②a-b=n-m   
③原子半径:X>Y>Z>W
④离子半径:Yn+>Xm+>Wm->Zn-                
 ⑤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
A.①⑤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B.无矾油条克服了传统油条中因添加明矾,导致铝过多摄入,损害脑细胞的问题
C.氢化油也被叫做“植物奶油”,广泛用于食品焙烤领域,既美味又健康
D.塑化剂风波中,不法商贩用工业塑化剂替代乳化剂添加在饮料中,对人体有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合成氨的反应中,选择“触媒”作催化剂
B.保存浓硝酸时,通常用棕色瓶并放在阴凉处
C.在试管中进行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稍微加热
D.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