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2CH2CHO$\stackrel{H_{2},Ni,加热}{→}$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HCOOH $\stackrel{浓硫酸、加热}{→}$ CO↑+H2O
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恒压,防倒吸;c和d中盛装的试剂分别是NaOH溶液,浓硫酸.
(2)用2-丙醇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每次试剂只能用一次),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3)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b.
a.低温、高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4)正丁醛经催化剂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粗品$→_{操作1}^{试剂1}$滤液$→_{操作2}^{乙醚}$$\underset{→}{分液}$有机层$→_{过滤}^{干燥剂}$1-丁醇,乙醚$\underset{→}{操作3}$纯品
试剂1为饱和NaHSO3溶液,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萃取,操作3为蒸馏.

分析 (1)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脱水生成CO,由于甲酸易挥发,产生的CO中必然会混有甲酸,所以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体倒流,即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CO.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
(2)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并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最后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题给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
(4)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解答 解:(1)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脱水即生成CO,由于甲酸易挥发,产生的CO中必然会混有甲酸,所以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体倒流,即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CO.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
故答案为:保持恒压;防倒吸; NaOH溶液;浓硫酸;
(2)检验丙烯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SO2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褪色、品红溶液或石灰水,检验CO2可以石灰水,检验水蒸气可以无水CuSO4,所以在检验这四种气体必需考虑试剂的选择和顺序.只要通过溶液,就会产生水蒸气,因此先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SO2并在检验之后除去SO2,除SO2可以用饱和Na2SO3溶液,最后检验CO2和丙烯,因此顺序为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故答案为: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3)由于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采用高压,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虽然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但不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因此要采用适当的温度;催化剂不能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但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故正确所选项是b;
故答案为:b;
(4)粗品中含有正丁醛,根据所给的信息利用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由于饱和NaHSO3溶液是过量的,所以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因为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故答案为:饱和NaHSO3溶液;过滤;萃取;蒸馏.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综合性较强,答题时注意把握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金属铝为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处第3位.铝原子最外层有3电子,在化合物中常表现+3价,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属于活泼金属,但由于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使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从而使铝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O2=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FeO、SiO2等)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等产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焙烧时还原剂碳燃烧产生的气体能将铁的多种氧化物还原成铁单质,则该气体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酸浸时间一般不超过20min,若在空气中酸浸时间过长,溶液中Fe2+含量将下降,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4Fe2++O2+4H+=4Fe3++2H2O.
(3)加碳酸氢铵合成时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NH4HCO3分解.
(4)若产品Ⅱ的主要成分是K2SO4,则试剂X为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SO42-=K2SO4↓.
(5)空气中煅烧FeCO3生成产品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CO3+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4CO2
(6)检验产品II中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产品Ⅱ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滴加AgNO3溶液滴加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滴加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乙醇和1:1的硫酸.配制体积比1:1的硫酸所用的仪器为b、d(选填编号).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烧杯
(2)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NaBr+H2SO4=HBr+NaHSO4
②HBr+CH3CH2OH $\stackrel{△}{→}$CH3CH2Br+H2O.
(3)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冷却、液封溴乙烷.
(4)用浓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最佳方法是d(选填编号).a.蒸馏   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N2在诸多领域用途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实验室制备较为纯净N2的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请你参与交流与讨论.
【查阅资料】N2的制法有下列三种方案:
方案1: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得N2
方案2:加热条件下,以NH3还原CuO可制得N2,同时获得活性铜粉.
方案3:将空气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粉获得较纯的N2
【实验准备】以实验室常见仪器(药品)等设计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有的夹持和加热仪器未画出).

【分析交流】
(1)若以方案1制得N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2)若按方案2制得干燥、纯净的N2,且需要的NH3以生石灰和浓氨水作原料,整套制气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填写序号)E→D→B→C.获得N2的反应原理是(写反应方程式)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3)若以排水法收集N2,其中会混入水蒸气.但也不宜用排空气法,其原因是N2的相对分子质量28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用气体密度大小比较回答问题也给分).
你提出的收集方法是用塑料袋直接收集.
(4)上述三个方案中,制得的N2纯度最差的是方案3.在N2纯度要求不甚严格的情况下,有人建议将方案2和方案3结合使用,你认为其优点是Cu 和 CuO 可以循环使用,节省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室中用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已知反应原理:2HCHO+KOH-→CH3OH+HCOOK
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苯甲酸的熔点121.7℃,沸点249℃,溶解度0.34g(常温).乙醚的沸点34.8℃,难溶于水.
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

(1)混合苯甲醛、氢氧化钾和水应选用的仪器是A (填序号).
A.带瓶塞的锥形瓶      B.烧杯      C.容量瓶
(2)操作Ⅰ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产品乙是苯甲酸(填名称).
(3)在上述使用下图所示仪器的操作中,温度计水银球x的放置位置为b (填图标a、b、c、d).控制蒸气的温度为34.8℃.
(4)产品甲和产品乙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一种有特殊香味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在收集此特殊香味的物质时常用饱和Na2CO3溶液 (填试剂名称)除去其中的杂质,且便于其分层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中还有CH3COOH+AlCl3→CH3COOAlCl2+HCl↑等副反应.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图1:

(Ⅰ)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 20g无水AlCl3和30mL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mL乙酸酐和10mL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
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
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
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
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回答下列问题:
(1)球形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从x(填“x”、“y”)口通入;仪器a的作用为:防止烧杯中的水蒸汽进入三角瓶中;装置b的作用:吸收HCl气体.
(2)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AD.
A.反应太剧烈   B.液体太多搅不动   C.反应变缓慢   D.副产物增多
(3)分离和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把溶解在水中的苯乙酮提取出来以减少损失.该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否(填“是”或“否”),原因是乙醇与水混溶.
(4)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来装置图2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C,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向硝酸钡溶液逐渐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3SO2+2NO3-+2H2O═2NO↑+4H++3SO42-
B.3SO2+Ba2++2NO3-+2H2O═BaSO4↓+2NO↑+4H++SO42-
C.6SO2+Ba2++4NO3-+4H2O═BaSO4↓+4NO↑+8H++5SO42-
D.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用激光笔照射 有丁达尔效应 红褐色液体为胶体
 B 向溶液X中加入NaHCO3粉末 产生无色气体 X一定属于酸
 C 向淀粉NaI溶液中加入氯水 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I2
 D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两溶液均褪色 X可能是S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