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脱水生成CO,由于甲酸易挥发,产生的CO中必然会混有甲酸,所以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体倒流,即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CO.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
(2)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并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最后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题给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
(4)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解答 解:(1)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脱水即生成CO,由于甲酸易挥发,产生的CO中必然会混有甲酸,所以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体倒流,即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CO.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
故答案为:保持恒压;防倒吸; NaOH溶液;浓硫酸;
(2)检验丙烯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SO2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褪色、品红溶液或石灰水,检验CO2可以石灰水,检验水蒸气可以无水CuSO4,所以在检验这四种气体必需考虑试剂的选择和顺序.只要通过溶液,就会产生水蒸气,因此先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SO2并在检验之后除去SO2,除SO2可以用饱和Na2SO3溶液,最后检验CO2和丙烯,因此顺序为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故答案为: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3)由于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采用高压,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虽然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但不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因此要采用适当的温度;催化剂不能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但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故正确所选项是b;
故答案为:b;
(4)粗品中含有正丁醛,根据所给的信息利用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由于饱和NaHSO3溶液是过量的,所以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因为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故答案为:饱和NaHSO3溶液;过滤;萃取;蒸馏.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综合性较强,答题时注意把握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3SO2+2NO3-+2H2O═2NO↑+4H++3SO42- | |
B. | 3SO2+Ba2++2NO3-+2H2O═BaSO4↓+2NO↑+4H++SO42- | |
C. | 6SO2+Ba2++4NO3-+4H2O═BaSO4↓+4NO↑+8H++5SO42- | |
D. | 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用激光笔照射 | 有丁达尔效应 | 红褐色液体为胶体 |
B | 向溶液X中加入NaHCO3粉末 | 产生无色气体 | X一定属于酸 |
C | 向淀粉NaI溶液中加入氯水 | 溶液变蓝 | 氧化性:Cl2>I2 |
D |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两溶液均褪色 | X可能是S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