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 | 试管中产生红综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 | Fe2++NO3-+2H+═Fe3++NO2↑+H2O |
分析 (1)根据离子方程式Fe2++NO3-+2H+=Fe3++NO2+H2O可知,Fe2+显示还原性;
(2)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3)I、打开活塞a,关闭b时,反应生成的NO2气体通入了FeSO4溶液中后显深棕色,而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现象;
II、打开活塞b、关闭a,乙中需盛装水溶液,使NO2与水反应生成NO;
III、为与Ⅰ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Ⅰ中相同,即NO通入FeSO4溶液后显深棕色,而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现象.
①铜被浓硝酸氧化为Cu(NO3)2,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乙装有的液体是水,使生成的二氧化氮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
③乙的右侧装置中有残留的NO2;
④根据I和III的实验现象分析;
(4)实验I是NO2气体通入了FeSO4溶液中后显深棕色,而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现象,据此分析.
解答 解:(1)在离子方程式Fe2++NO3-+2H+=Fe3++NO2+H2O中,Fe2+被氧化为Fe3+,显示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
(2)向原新制FeSO4溶液中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变红,而由于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故可以说明滴入的硝酸将Fe2+氧化为了Fe3+,
故答案为:Fe2+被硝酸氧化为Fe3+;
(3)I、打开活塞a,关闭b时,反应生成的NO2气体通入了FeSO4溶液中后显深棕色,而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现象;
II、打开活塞b、关闭a,乙中需盛装水溶液,使NO2与水反应生成NO:3NO2+H2O=2HNO3+NO;
III、为与Ⅰ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Ⅰ中相同,即NO通入FeSO4溶液后显深棕色,而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现象.
①铜被浓硝酸氧化为Cu(NO3)2,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NO2↑+2H2O;
②装置乙装有的液体是水,作用是通过反应3NO2+H2O=2HNO3+NO,使NO2转化为NO,来验证NO与溶液中Fe 2+或Fe 3+发生的反应,
故答案为:使NO2转化为NO;
③装置乙有残留的NO2,所以需要反应一段时间后,利用生成的NO来排出装置中的NO2,从而可以获得纯净的NO,
故答案为:排出乙右侧装置中残留的NO2;
④根据实验I和III的现象可知,溶液的深棕色是由NO或NO2与Fe2+反应得到的,
故答案为:溶液的深棕色是由Fe2+与NO或NO2作用得到;
(4)由于实验I的现象是NO2气体通入了FeSO4溶液中后显深棕色,而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现象,故可以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新制的FeSO4溶液,震荡,浓硝酸被还原为NO2,Fe2+被氧化为Fe3+,此时溶液应该无明显的颜色变化,
故答案为: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新制FeSO4溶液,振荡.
点评 本题考查了Fe2+的还原性以及NO、NO2与Fe2+的反应,Fe2+的还原性和Fe3+的性质一直是高频考点,应加强把握,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氢氧化物 | Fe(OH)3 | Fe(OH)2 | Al(OH)3 | Ni(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1 | 6.5 | 3.5 | 7.1 |
沉淀完全的pH | 3.2 | 9.7 | 4.7 | 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装置 图 | ![]() | ![]() | ![]() | ![]() |
主要 现象 | 乙装置中有光亮通路,甲装置无明显现象 | 两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但乙比甲速率快 | 钠在水与苯层之间上下跳动,且有气泡产生 |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
实验 结论 | 乙装置中分散系为胶体,甲装置中分散系不是胶体 | 可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 证明密度ρ(苯)<ρ(钠)<ρ(水) | 电子从铝箔流出,经电流表、流到活性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戊烷、新戊烷、异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 | 扁桃酸(![]() | |
C. | ![]() | |
D. | 四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名称 | 相对分 子质量 | 性状 | 熔点 | 沸点 | 密度 | 溶解度 | ||
水 | 乙醇 | 乙醚 | ||||||
甲苯 | 92 |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 -95 | 110.6 | 0.8669 | 不溶 | 易溶 | 易溶 |
苯甲酸 | 122 |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 122.4 | 248 | 1.2659 | 微溶 | 易溶 | 易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 |
B. | ![]() 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
C. | ![]() 处理尾气 | |
D. | ![]() 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 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依次递减,是因为A、B、C非金属性依次递减 | |
B. | EB晶体是一种坚硬的高熔点材料,熔化时需克服离子键 | |
C. | 在一定条件下,B的氧化物与B的简单氢化物均能反应生成单质B | |
D. | C、D的常见氧化物均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则C、D的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B | 比较醋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 用PH试纸测定0.1mol•L-1醋酸钠溶液和0.01mol•L-1次氯酸钠溶液的PH |
C | 证明Cl2的氧化性比Br2氧化性强 | 0.1mol•L-1 NaBr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新制氯水,反应后再加入适量的四氯化碳,振荡,观察下层液体的颜色 |
D |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 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再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