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菱锰矿用稀硫酸溶解,MnCO3、FeCO3、Al2O3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SiO2不反应,酸性条件下,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MnO2还原生成Mn2+,调节溶液的pH,使Fe3+、Al3+完全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过滤分离,滤渣1为SiO2、Al(OH)3、Fe(OH)3,滤液中存在 MnSO4、硫酸钠等,加入碳酸氢铵得到MnCO3,过滤分离,滤液2中含有硫酸铵、硫酸钠等.
(1)滤渣1中,含铁元素的物质主要是氢氧化铁;加NaOH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如果pH过大,可能导致滤渣1中氢氧化铝、二氧化硅溶解;
(2)滤液2中含有硫酸铵、硫酸钠等;
(3)①Mn2+被氧化,(NH4)2S2O8中S元素还原为硫酸根;
②由Mn元素守恒、电子转移守恒,可得关系式:Mn2+~MnO4-~5Fe2+,结合关系式计算;
(4)①由图可知,NH4HCO3初始浓度越大,锰元素回收率越高;NH4HCO3初始浓度越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越大,根据溶度积可知溶液c(Mn2+)越小;
②若溶液中c(Mn2+)=1.0 mol•L-1,加入等体积1.8 mol•L-1NH4HCO3溶液进行反应,混合后NH4HCO3溶液浓度为0.9mol/L,为图象中d曲线,根据回收率可以计算△c(Mn2+),进而计算20~40 min内v(Mn2+).
解答 解:菱锰矿用稀硫酸溶解,MnCO3、FeCO3、Al2O3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SiO2不反应,酸性条件下,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MnO2还原生成Mn2+,调节溶液的pH,使Fe3+、Al3+完全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过滤分离,滤渣1为SiO2、Al(OH)3、Fe(OH)3,滤液中存在 MnSO4、硫酸钠等,加入碳酸氢铵得到MnCO3,过滤分离,滤液2中含有硫酸铵、硫酸钠等.
(1)滤渣1中,含铁元素的物质主要是Fe(OH)3;加NaOH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如果pH过大,可能导致滤渣1中SiO2、Al(OH)3溶解;
故答案为:Fe(OH)3;SiO2、Al(OH)3;
(2)滤液2中含有硫酸铵、硫酸钠等,+1价阳离子除了H+外还有:Na+、NH4+,
故答案为:Na+、NH4+;
(3)①Mn2+被氧化,(NH4)2S2O8中S元素还原为SO42-,
故答案为:SO42-;
②由Mn元素守恒、电子转移守恒,可得关系式:Mn2+~MnO4-~5Fe2+,则n(Mn2+)=$\frac{1}{5}$n(Fe2+),所以c(Mn2+)=$\frac{\frac{1}{5}×V×1{0}^{-3}L×bmol/L}{a×1{0}^{-3}L}$=$\frac{bV}{5a}$mol/L,
故答案为:$\frac{bV}{5a}$;
(4)①由图可知,NH4HCO3初始浓度越大,锰元素回收率越高;NH4HCO3初始浓度越大,溶液中c(CO32-)度越大,根据溶度积Ksp(MnCO3)=c(Mn2+)×c(CO32-)可知溶液c(Mn2+)越小,析出的MnCO3越多,
故答案为:高;NH4HCO3初始浓度越大,溶液中c(CO32-)度越大,根据溶度积Ksp(MnCO3)=c(Mn2+)×c(CO32-)可知溶液c(Mn2+)越小,析出的MnCO3越多;
②若溶液中c(Mn2+)=1.0 mol•L-1,加入等体积1.8 mol•L-1NH4HCO3溶液进行反应,混合后NH4HCO3溶液浓度为0.9mol/L,为图象中d曲线,20~40 min内△c(Mn2+)=1mol/L×$\frac{1}{2}$×(50%-20%)=0.15mol/L,则20~40 min内v(Mn2+)=$\frac{0.15mol/L}{(40-20)min}$=0.0075mol/(L.min),
故答案为:0.0075mol/(L.min).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准备工艺流程,涉及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氧化还原反应滴定、信息获取与迁移运用等,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SO3)=0.15mol•L-1 | B. | c(SO3)=c(SO2)=0.075 mol•L-1 | ||
C. | c(SO3)=0.2 mol•L-1 | D. | c(O2)=0.05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种 | B. | 4种 | C. | 3种 | D. | 2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v(A)=1.0mol•L-1•min-1 | B. | v(B)=0.3mol•L-1•s-1 | ||
C. | v(C)=0.8mol•L-1•s-1 | D. | v(D)=1mol•L-1•s-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简单离子半径:Y>X>W | B. | 单质的氧化性:W>Y>Z | ||
C. | 化合物ZW2具有强还原性 | D. | 化合物Y2Z2中只含共价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实验室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要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B.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支管口附近位置,不能插入液面下
C.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气的流向相反
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