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热饱和FeCl3溶液中
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侯氏制碱法”过程中制取NaHCO3将过量CO2通入到NH3和食盐的饱和溶液中
D证明CH3COOH是弱酸将CH3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
A.AB.BC.CD.D

分析 A.NaOH浓溶液滴加到热饱和FeCl3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
B.加热促进水解,生成HCl易挥发;
C.过量CO2通入到NH3和食盐的饱和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其溶解度小;
D.CH3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

解答 解:A.NaOH浓溶液滴加到热饱和FeCl3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应在沸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制备胶体,故A错误;
B.加热促进水解,生成HCl易挥发,不能蒸干制备,应选冷却结晶法制备,故B错误;
C.过量CO2通入到NH3和食盐的饱和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其溶解度小,则析出碳酸氢钠,故C正确;
D.CH3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不能说明醋酸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胶体制备、盐类水解、酸性比较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变化
B.碘晶体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二氧化硅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每个Si通过共价键与4个O结合
D.氯化钠的电离是一个破坏离子键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
B.B与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
C.氢化物的稳定性:C>D
D.简单离子的半径:B>C>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工业上可由天然气为原料制备甲醇,也可由水煤气合成甲醇.
(1)已知:2CH4(g)+O2(g)═2CO(g)+4H2(g),△H=a kJ/mol
CO(g)+2H2(g)═CH3OH(g)△H=b kJ/mol
试写出由CH4和O2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2CH4(g)+O2(g)═2CH3OH(g)△H=(a+2b) kJ/mol;
(2)通过下列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图甲是反应时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0.15 mol•L-1•min-1,平衡时CO的转化83.3%.

(3)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和20mol H2,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①下列说法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C(填字母)
A.H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的2倍
B.H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体系中H2的转化率和CO的转化率相等
D.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②比较A、B两点压强大小PA<PB(填“>、<、=”)
③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20L,如果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 CO和20mol H2,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V(B)=4L;
(4)以甲醇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
①若KOH溶液足量,则电池负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②若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1.0mol,当有0.75mol甲醇参与反应时,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K+)>c(HCO3-)>c(CO3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缩写代号为PMMA.俗称有机玻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成PMMA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和甲醇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5H8O2n
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D.甲基丙烯酸甲酯[CH2=C(CH3)COOCH3]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黄曲霉素AFTB1,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是污染粮食的真菌霉素,人类的P53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突变,有引发肝癌的可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曲霉素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共面
B.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黄曲霉素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D.1mol黄曲霉素最多能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Ag+催化作用下,Cr3+被S2O82-氧化为Cr2O72-的机理为:S2O82-+2Ag+=2SO42-+2Ag2+ 慢2Cr3++6Ag2++7H2O=6Ag++14H++Cr2O72-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Ag+浓度有关B.Ag2+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Ag+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和焓变D.v(Cr3+)=v(S2O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请填空:
(1)提出假设:
假设1:该固体物质是FeCl2
假设2:该固体物质是FeCl3
假设3:该固体物质是FeCl3和FeCl2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表: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在酸性KMnO4溶液中加少量A溶液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固体物质中不含FeCl2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4)为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是D.
A.将A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在A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色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A溶液中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l3固体
(5)已知25℃时Ksp=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5mol/L l00mL 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2.5   mL 2mol/L的盐酸(忽略加入盐酸体积).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抑制氯化铁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F<HCl<HBr<HIB.微粒半径:K+>Na+>Mg2+>Al3+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D.最外层电子数Li<Mg<Si<A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