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为了验证VII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进行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Br-+Cl2=Br2+2Cl-
(2)为了验证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Cl2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的现象的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VJI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得电能力减弱.
(4)阅读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为确保实验结论可靠,你认为做好本实验最关键的因素是氯水滴加少量.

分析 (1)由图可知,A为分液漏斗,A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氧化还原反应;
(2)溴与KI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
(3)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原子半径均增大,得到电子能力减弱;
(4)氯气能够氧化溴离子和碘离子,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了检验结果.

解答 解:(1)由图可知,A为分液漏斗,A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氧化还原反应,该离子反应为:2Br-+Cl2=Br2+2Cl-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2Br-+Cl2=Br2+2Cl-
(2)溴与KI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综上所述,由实验可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到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增加而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增;
(4)若通入过量氯气,剩余的氯气能够进入试管氧化碘离子,干扰了溴与碘离子的反应,所以为确保实验结论可靠,做好本实验最关键的因素是氯水滴加少量,
故答案为:氯水滴加少量.

点评 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能使饱和食盐水中c(OH-)减小的是(  )
A.加热B.投入金属钠C.加入NaHSO4固体D.以惰性电极电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4He是同一种原子B.4He少一个质子
C.4He的同位素D.4He多一个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Mg的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分离出Mg(OH)2的实验操作名称②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写出Mg(OH)2与盐酸反应得到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Mg(OH)2+2H+=Mg2++2H2O.
(3)写出电解熔融MgCl2的化学方程式MgCl2$\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4)写出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2)学生丙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则不溶.
(Ⅱ)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B:CaCO3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SiO32-+H2O=H2SiO3↓+CO32-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3)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未除去CO2气体中的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现有3种物质A、B、C均含短周期元素R,其转化关系如下所示.A $\stackrel{X}{→}$B$\stackrel{X}{→}$ C
(1)若A是由第三周期2种元素按1:3组成的盐,X由两种10电子微粒按1:1构成且其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R的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X的电子式是,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
(2)若常温下A、B、C、X均为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气态物质.已知:1mol 化合物A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约为1.806×1024,X为单质.则A与X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A的结构式为
(3)若A为短周期单质,且A元素的原子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则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ⅤⅢ族,B和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aq)+Fe(s)=3Fe2+(aq),设计原电池并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Fe;石墨电极为电池的正极.
(2)B装置中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Fe3++e-═Fe2+;表面皿中溶质Na2SO4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3)铜丝b与滤纸接触处的现象为滤纸变为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B.Na2O+H2O═2NaOH
C.2KI+Br2═2KBr+I2D.MgO+2HCl═Mg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