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用字母标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除特别注明外,其它一律用化学式表示)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K名称为氯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ⅦA族.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某元素二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该元素是镁(填元素名称)
(4)G、H、I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2O>NH3>PH3
(5)F、H、J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2SO4>H3PO4>H2SiO3
(6)I、J、K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O2-
(7)元素I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H-O-H;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K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氢,B为Na,C为Mg,D为Al,E为碳,F为Si,G为氮,H为磷,I为氧,J为硫,K为Cl,L为Ar.
(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Ar化学性质最不活泼;K为氯元素,由位置可知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碱性最强为NaOH;
(3)某元素二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该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2,故为Mg;
(4)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5)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7)元素I的氢化物为H2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与HClO.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氢,B为Na,C为Mg,D为Al,E为碳,F为Si,G为氮,H为磷,I为氧,J为硫,K为Cl,L为Ar.
(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Ar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原子结构示意图为;K为氯元素,由位置可知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
故答案为:Ar;;氯;第三周期第ⅦA族;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碱性最强为NaOH,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某元素二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该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2,故为Mg,
故答案为:镁;
(4)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H2O>NH3>PH3
故答案为:H2O>NH3>PH3
(5)非金属性Cl>P>Si,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2SO4>H3PO4>H2SiO3
故答案为:H2SO4>H3PO4>H2SiO3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O2-
故答案为:S2->Cl->O2-
(7)元素I的氢化物为H2O,结构式为H-O-H,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与HClO,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故答案为:H-O-H;Cl2+H2OHClO+HCl.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前四周期元素,理解掌握元素周期律,比较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的反应类型
(1)由丙烯制备聚丙烯的反应. (加聚反应)
(2)制TNT的反应. (取代反应)
(3)2-甲基-2-溴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CBr(CH33+NaOH$\stackrel{醇}{→}$C(CH32=CH2↑+NaBr. (消去反应)
(4)2--二甲基丙醇和氧气在铜存在下加热2CH(CH32CH2OH+O2$→_{△}^{Cu/Ag}$2CH(CH32CHO+2H2O. (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由1H216O与2H218O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2种元素,4种原子,共有同位素的原子有1H、2H和16O、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38.4克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升(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摩尔B.1.6摩尔C.2.2摩尔D.2.0摩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处于第一周期B.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第二周期共有8种元素D.氯处于VⅡ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 子K+Na+NH4+SO42-NO3-Cl-
浓度/mol•L-14×10-66×10-62×10-54×10-53×10-5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酸性,试样的pH=4.
(2)为减少SO2的排放,可洗涤含SO2的烟气,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b(填字母).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H>0,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NO的含量增大.
、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H>0△S<0,则在任何温度下△G>0,不可能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燃烧8.6g某液态烃可产生13.44L(标准状况)CO2和12.6gH2O,此烃的蒸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3倍,求该烃的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SO32-、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
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     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H2SO4反应生成A
④D可溶于水,与H2SO4作用时放出的气体E可使溴水褪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1)推断A~E的化学式:A.BaSO4;B.BaCO3;C.Ba(OH)2;D.K2SO3;E.SO2
(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B与盐酸反应2H++BaCO3=CO2↑+H2O+Ba2+,;②C与硫酸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③D与硫酸反应SO32-+2H+═H20+SO2↑;④E与溴水反应2H20+SO2+Br2═4H++2Br--+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高锰酸钾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强氧化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MnO2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frac{\underline{\;熔化\;}}{\;}$3K2MnO4+KCl+3H2O
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20℃K2CO3KHCO3K2SO4KMnO4
s(g/100g水)11133.711.16.34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KMnO4溶液显紫红色.
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①应在D中熔化,并用铁棒用力搅拌,以防结块.
A.烧杯        B.蒸发皿        C.瓷坩埚      D.铁坩埚
(2)①综合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及溶解度,步骤③中可以替代CO2的试剂是B.
A.二氧化硫    B.稀醋酸        C.稀盐酸      D.稀硫酸
②当溶液pH值达10~11时,停止通CO2;若CO2过多,造成的后果是二氧化碳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氢钾,结晶时会同高锰酸钾一起析出,产品纯度降低.
③下列监控K2MnO4歧化完全的方法或操作可行的是B.
A.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溶液颜色由绿色完全变成紫红色,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B.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继续通入CO2,若无沉淀产生,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C.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还原剂如亚硫酸钠溶液,若溶液紫红色褪去,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对照标准比色卡,若pH为10~11,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3)烘干时,温度控制在80℃为宜,理由是如果温度过低,烘干时间过长,如果温度过高,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4)通过用草酸滴定KMnO4溶液的方法可测定KMnO4粗品的纯度(质量分数).
①实验时先将草酸晶体(H2C2O4•2H2O)配成标准溶液,实验室常用的容量瓶规格有100mL、250mL等多种,现配制90mL 1.5mol•L-1的草酸溶液,需要称取草酸晶体的质量为18.9g.
②量取KMnO4溶液应选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若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则最终测定结果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