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的捕捉和综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工作者发现一种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增大的物质的量可增大的平衡产率
B.和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上述捕获过程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能用于制备二甲醚
I.
II.
III.
①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气生成二甲醚蒸气和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时,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B. 不再改变
C.断裂键同时断裂键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③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发生反应Ⅱ,测得反应前压强为,恰好达到平衡时,的分压为,则内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用分压表示,下同);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
④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
该反应的___________0(填“>”或“<”);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将反应温度选择为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向某绝热刚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Ⅲ。容器内平衡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起始压强,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C AB < 温度低于250℃时,CO2的转化率较大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低,反应速率慢,若温度高于250℃时,CO2的转化率和催化效率都较低 大于 反应Ⅲ为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放热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解析】
(1)A.由图知,Au为固体催化剂,不影响平衡,A错误;
B.Au和N(C2H5)3均为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CO2为温室气体,捕获CO2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正确;
答案选BC。
(2)①Ⅰ×2+Ⅱ-Ⅲ×2得
②A.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不再改变说明各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1molCH3OH中含有3molC-H键,故断裂1molH-H键同时断裂1.5molC-H说明达到平衡,C错误;
D.气体总质量和容器容积一直保持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错误;
答案选AB。
③反应Ⅱ为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反应,故容器内总压强保持不变,的平衡分压为,则的平衡分压为,分压减小,故其平衡分压为,由此计算内的反应速率,反应的平衡常数。
④由已知反应知,Ⅰ-Ⅲ得
,
由图知,250℃时CO2的转化率较大,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故反应温度选择为。
⑤反应Ⅲ为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放热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故平衡压强大于起始压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H+(aq) +(aq)+(aq)+2OH(aq)=BaSO4(s)+2HO(l);H=57.3 kJ/mol
B. KOH(aq)+HSO4(aq)=KSO4(aq)+HO(l);H=57.3kJ/mol
C. C8H18(l)+O(g)=8CO(g)+ 9HO;H=5518 kJ/mol
D. 2C8H18(g)+25O(g)=16CO(g)+18HO(l);H=5518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温度为20 ℃,浓度为1.0 mol/L的H2SO4溶液和2.2 mol/L的碱溶液各50 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比热容为4.18 kJ/(kg·℃)]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
反应物 | 起始温度t1 ℃ | 终止温度t2 ℃ |
H2SO4+NaOH | 20 | 33.6 |
H2SO4+NH3·H2O | 20 | 32.6 |
(1)反应NH3·H2O(aq)NH4+ (aq)+OH-(aq)的焓变约____。
(2)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ΔH1=___kJ/mol;ΔH2=__kJ/mol。
(3)由本题结论可预测将第1组中的1 mol/L的H2SO4溶液换成2mol/L的CH3COOH溶液进行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6.8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镁能在O2、N2、CO2中燃烧生成相应的化合物。试回答:
(1)镁在空气中燃烧,除发生反应N2+3MgMg3N2外,还能发生其他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如果等质量的镁分别在足量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6 g铁粉投入到足量的1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中,2 min时铁粉刚好溶解,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v(Fe)=0.5 mol·L1·min1B.v(H2SO4)=1 mol·L1·min1
C.v(H2SO4)=0.5 mol·L1·min1D.v(FeSO4)=1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
(4)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2 mol·L-1,c(H2)=1.5 mol·L-1,c(CO)=1 mol·L-1,c(H2O)=3 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____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乙、丙、丁代表4种纯净物。甲(g)+2乙(g) 丙(g)+丁(g) ΔH=-a kJ·mol1 (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g)的能量一定大于丙(g)的能量
B.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C. 1 mol甲(g)与2 mol乙(g)的总能量高于1 mol丙(g)和1 mol丁(g)的总能量
D.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甲(g)与2 mol 乙(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