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B.镁、铝与氧气的反应速率极慢
C.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
D.与氧气反应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ΔH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①由表中数据判断ΔH________(填“>”、“=”或“<”)0;
②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加压 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 F.分离出甲醇
(4)300℃时,在一定的压强下,5 mol CO与足量的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恰好完全反应变化的热量为454 kJ。在该温度时,在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 甲 | 乙 | 丙 | |
反应物投入量 | 1 mol CO、2 mol H2 | 1 mo l CH3OH | 2 mol CH3OH | |
平衡时数据 | CH3OH的 浓度(mol/L)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 | ||||
量变化 | a kJ | b kJ | c kJ |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
反应物转化率 | α1 | α2 | α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2c1>c3 B.a+b<90.8 C.2p2<p3 D.α1+α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反应Fe2O3+3CO 2F
e+3CO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Fe2O3发生氧化反应 ②Fe2O3是氧化剂 ③Fe是还原产物
④CO具有氧化性 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A.②③⑤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C.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D.Al(OH)3既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氧化铁溶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铜溶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钠溶于水中: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的是( )
A.将40 g NaOH溶于1 L 水所得的溶液
B.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 加热蒸发掉50 g水所得的溶液
C.将23 g Na 溶于1 L水并配成溶液
D.含K+为2 mol·L-1的K2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少量过氧化钠投入AlCl3溶液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CO2气体
C.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