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MnO4-+5Fe2++8H+=Mn2++5Fe3++4H2O,欲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Fe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绿矾样品,配成100mL待测溶液,
②取一定体积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
③将标准浓度的KMnO4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节液面至a mL处,
④滴定待测液至滴定终点时,滴定管的液面读数b mL,
⑤重复滴定2~3次.
(1)如何知道滴定到达终点?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后不变
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C
A.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液滴定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2)下列每种量器的数量不限,在上述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有AD;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碱式滴定管       D.酸式滴定管.

分析 (1)高锰酸钾本身呈紫色,无需指示剂,滴定终点时,颜色变成紫红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可;
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判断不当操作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
(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以及滴定所需要的仪器来解答.

解答 解:(1)高锰酸钾本身呈紫色,无需指示剂,滴定终点时,颜色变成紫红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A.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液滴定,标准液浓度减小,造成v(标准)增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判断,可知c(待测)偏大,故A错误;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所需v(标准)不变,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判断,可知c(待测)不变,故B错误;
C.读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判断,可知c(待测)偏小,故C正确;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判断,可知c(待测)偏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后不变;C;
(2)配制100mL待测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滴定必须使用的仪器有:酸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等,
故选:A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难度中等,清楚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标准状况下,560mL某气体A的质量为0.75g,则其摩尔质量为30g/mol;已知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48(气体溶解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0℃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则得到的饱和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分数为37.5%(A不与水反应),若测得该溶液密度为1.24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用0.1000mol•L-1标准盐酸润洗2~3次后,再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时,记下读数.
④再进行两次滴定,记下读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操作是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_,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步骤②中酸式滴定管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的目的是确保标准盐酸溶液的浓度不发生变化.
(3)步骤③中滴定终点如何判断:锥形瓶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
(4)该小组同学所做三次平行实验的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1次20.004.1029.10
第2次20.000.00     24.90
第3次20.004.0029.10
请计算所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125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学生用0.10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ABDCEF.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附在滴定管壁上的水,防止水稀释标准溶液.
(3)实验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0.100 0mol•L-1NaOH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
第一次20.000.0026.1126.11
第二次20.001.5630.3028.74
第三次20.000.2226.31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用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等于10
(6)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B、C、E(填序号).
A.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刚刚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停止滴定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注入标准液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E.实验中,用待盛装的溶液润洗锥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在做“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取了两只试管,均加入4mL 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又名草酸,是二元弱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①需要用硫酸来酸化KMnO4溶液(填字母)A.硫酸  B.盐酸  C.硝酸
褪色所需时间tA<tB(填“>”、“=”或“<”).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2)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作为:
①配制250mL溶液:准确称量5.0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0mol/LKMnO4溶液装入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当反应中生成的锰离子具有催化作用,所以随后褪色会加快,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锥形瓶内的颜色恰好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10.0020.10
21.0020.90
30.0021.10
已知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此样品的纯度为90.00%.
④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CD.
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总反应为:3H2(g)+3CO(g)?CH3OCH3(g)+CO2(g)△H<0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C{H}_{3})c(C{O}_{2})}{{c}^{3}({H}_{2}){c}^{3}(CO)}$.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变小(填“变大”、“变小”、“不变”)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的是cd(填字母代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H2的浓度  e.增加CO的浓度
(3)在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3mol CO,发生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
在10min时刚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1•L-1.则:
①平衡时n(CH3OCH3)=0.5,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
②达到平衡后,若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1mol CO2,经一定时间达到平衡,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填“>”“<”或“=”).
③在该反应条件下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D(填编号).
A   v(CO)=3v(CO2)  B   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3a mol H2
C   c(CO2)=c(CO)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E   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F   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代传感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某小组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图1).
(1)关闭a,将吸有2mL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图2).图2中D点时喷泉最剧烈.
(2)从三颈瓶中量取25.00mL氨水至锥形瓶中,加入甲基橙做指示剂;用0.0500mol•L-1HCl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用pH计采集数据、电脑绘制滴定曲线如图3.
(3)据图,计算氨水的浓度为0.0450mol•L-1;比较当VHCI=17.5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c(Cl-)>c(OH-)>c(H+).
(4)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B.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我国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不仅在太空首次实现手动交会对接,还实现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内的实验操作.“神舟”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做氧化剂,生成水、氮气和二氧化碳.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frac{\underline{\;点燃\;}}{\;}$3N2+2CO2+4H2O;
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等质量的CO和CO2中所含O原子个数之比11:14,C原子数之比11:7,原子数之比22:21,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11:7,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1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