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I)数据列于下表:
元 素 | Mn | Fe | |
电离能 (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 509 | 1 561 | |
I3 | 3 248 | 2 957 |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
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
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
配合物,则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 ℃,沸点315 ℃,在300 ℃以上易升华。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晶体为
____________晶体。
(4)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下图所示。面心
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反应aM(g)+bN(g)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是某天然蛋白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得到的产物之一。经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约为26.5%;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NaOH、Na充分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经仪器分析A分子中含有苯环,不含“—CH2—”和“—CH3”基团。
(1)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________,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A分子间发生反应生成聚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是二取代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②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与A分子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 | Cl2、Mn2+……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5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O>Cl2>Fe3+>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属受外力作用时常常发生变形而不易折断,是由于金属原子之间有较
强的作用
B.通常情况下,金属里的自由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C.金属是借助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D.金属的导电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B.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汁中滴入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
C.将纤维素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乙醇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口香糖中常用木糖醇作甜味剂,木糖醇可以防止龋齿,木糖醇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木糖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糖醇是一种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木糖醇能发生酯化反应
C.木糖醇在口腔中易被氧化为酸
D.木糖醇脱去三分子水可得糖醛,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 (g)+B2(g)===C(g) ΔH1=-Q kJ·mol-1
B.反应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A2(g)+B2(g) ΔH2=+Q1 kJ·mol-1
C.Q与Q1的关系:Q>Q1
D.ΔH2>Δ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