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在工业生产中,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调节外界条件,加快产品的生成速率,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使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
解答: 解:从工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外界条件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不影响原料的转化率,但根据化学平衡理论,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可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特点,可选择合适的温度、压强,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很明显C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的调控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工业生产所选择的反应条件应有利于转化率和产率的提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制250mL0.5mol/L的盐酸溶液,需4mol/L的盐酸的体积是( )
| A. | 25mL | B. | 31.3mL | C. | 12.5mL | D. | 10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两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层,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4倍,其质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请完成下列空白:
(1)A元素为 ,C元素为 ,B元素的名称为 .
(2)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3)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化学符号)
(5)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分别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
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 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 c(OH﹣)=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1)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2)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
(3)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 (4)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5)IA族元素单质熔点 (6)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