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某化学小组拟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查阅资料】


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
环己烯0.81-10383难溶于水
【合成粗产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图1)
(1)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脱水剂,将试管A置于水浴中的目的是冷却,防止环己烯挥发.
【精制粗产品】
(2)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c(填编号)洗涤,振荡、静置、分液,得到环己烯.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3)将环己烯用图2装置进行蒸馏,该装置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温度计,加热蒸馏前要先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除去水.
(4)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bc.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分析 (1)为醇的消去反应,浓硫酸作催化剂、脱水剂;冰水浴的目的是降低环己烯蒸气的温度,使其液化;
(2)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杂质与碳酸钠混合后与环己烯分层;
(3)将环己烯用图2装置进行蒸馏,需要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加热蒸馏前要先加入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水分;
(4)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而纯净物有固定的沸点;醇与Na反应生成氢气,而烯烃不能,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由可知,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脱水剂,将试管A置于水浴中的目的是冷却,防止环己烯挥发,
故答案为:催化剂、脱水剂;冷却,防止环己烯挥发;
(2)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振荡、静置、分液,得到环己烯,烯烃与高锰酸钾反应,杂质与稀硫酸不反应,只有c符合,
故答案为:c;
(3)将环己烯用图2装置进行蒸馏,该装置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温度计,加热蒸馏前要先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除去水,得到纯净的环己烯,
故答案为:温度计;除去水;
(4)a.烯烃、醇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区分,故不选;          
b.醇与Na反应生成气体,烯烃不能,则用金属钠可区分,故选;            
c.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而纯净物有固定的沸点,通过测定环己烯粗品和环己烯精品的沸点,可判断产品的纯度,故选;
故答案为:b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有机物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C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生成D,D能使石蕊溶液变红;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
(1)A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2)B→C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4)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C物质存在该官能团的方法取少量C于试管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或新制氢氧化铜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则有醛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2479
n(Y)/mol0.120.110.10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t℃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表:
(  )
物质XYZ
初始浓度/mol•L-10.10.20
2 min末浓度/mol•L-10.08ab
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
A.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2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增大,v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 内,用Y 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下:
①制备反应原理:C2H5OH+4Cl2→CCl3CHO+5HCl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C2H5OH+HCl→C2H5Cl+H2O
CCl3CHO+HClO→CCl3COOH(三氯乙酸)+HCl
②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C2H5OHCCl3CHOCCl3COOHC2H5Cl
相对分子质量46147.5163.564.5
熔点/℃-114.1-57.558-138.7
沸点/℃78.397.819812.3
溶解性与水互溶可溶于水、乙醇可溶于水、乙醇、三氯乙醛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B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若撤去装置B,可能导致装置D中副产物C2H5Cl(填化学式)的量增加;装置D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3)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写出E中所有可能发生的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H++OH-=H2O.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Cl3COOH.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不可行.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40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mol•L-1碘标准溶液20.00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0.02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66.4%(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滴定的反应原理:CCl3CHO+OH-═CHCl3+HCOO-
HCOO-+I2═H++2I-+CO2
I2+2S2O32-═2I-+S4O62-
(6)为证明三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bc.
a.分别测定0.1mol•L-1两种酸溶液的pH,三氯乙酸的pH较小
b.用仪器测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氯乙酸和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测得乙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c.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的钠盐溶液的pH,乙酸钠溶液的pH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 $\frac{\underline{\;高温\;}}{\;}$ 8Cu+4FeO+2Fe2O3+16SO2
(1)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Cu、O(填元素符号).
(2)用稀H2SO4浸泡上述反应制取铜后剩余的固体残渣,取少量所得溶液,检验溶液中存在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注明试剂、现象).
(3)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bc(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4)验证黄铜矿冶炼铜的反应后气体中含有SO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变红,则证明有SO2
(5)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

①其中装置A产生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请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d→e→c→b→f,装置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 -1和-726.5kJ•mol-1.请写出甲醇(CH3OH)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g)=CO(g)+2 H2O(l)△H=-443.5kJ•mol-1
(2)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H.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①由表中数据判断△H<0 (填“>”、“=”或“<”);
②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5min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1,此时的温度为250℃,则反应速率v(H2)=0.32 mol•L-1•min-1
(3)T℃时,在时间t0时刻,合成甲醇反应达到平衡,若在t1时刻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倍,假定在t2时刻后又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图中用曲线表示在t1~t2阶段氢气、甲醇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示意图(其它条件不变,曲线上必须标明氢气、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  )
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 ⑤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把A克固体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冷却称重固体质量为B克,则:
(1)当B=$\frac{53A}{84}$时,NaHCO3完全分解
(2)当B在0<B<$\frac{53A}{84}$范围时,NaHCO3部分分解,此时NaCO3为$\frac{84B-53A}{31}$g,Na2CO3为$\frac{52(A-B)}{31}$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