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分析 A.电荷不守恒;
B.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和水;
C.电荷不守恒;
D.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解答 解:A.FeCl2溶液中通入Cl2,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Ca2++OH-+HCO3-=CaCO3↓+H2O,故B正确;
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2Al+2H2O+2OH-=2AlO2-+3H2↑,故C错误;
D.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要写成分子式的形式,所以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其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含一个双键的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结构简式如图,此烯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
A.1种B.3种C.5种D.7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从CuO、O2、Cu、Ca(OH)2、CO、AgNO3、HCl、KClO3等物质中,选取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书写其离子方程式.
(1)化合反应:O2+2Cu$\frac{\underline{\;\;△\;\;}}{\;}$2CuO;
(2)分解反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置换反应Cu+2Ag+=Cu2++2Ag;
(4)复分解反应①Ag++Cl-=AgCl↓②CuO+2H+=Cu2++H2O③OH-+2H+=H2O;
(5)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CuO+2CO$\frac{\underline{\;\;△\;\;}}{\;}$Cu+CO2,请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苯甲酸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染料、化工等领域.以下是实验室制备苯甲酸的一种方法.反应原理如下:
+2KMnO4$\stackrel{△}{→}$+2MnO2↓+KOH+H2O
+HCl→↓+KCl
相关资料: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溶解度
 水 乙醇
 甲苯 92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96 不溶 易容
 苯甲酸 122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4
(100℃升华)
 25℃0.35g
80℃2.7g
 易容
实验步骤:
如图组装反应装置(冷凝水.夹持及加热装置未画出),并在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120mL水、9,.4g高锰酸钾和3.0mL甲苯.
②将三颈烧瓶中的混合液体搅拌,加热至沸腾,直到甲苯完全反应.
③趁热过滤反应混合物.若滤液呈紫色,则需加入适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至紫色褪去后再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洗涤液合并至滤液中.
④用冰水冷却滤液,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渣,得到苯甲酸粗产品,经重结晶得到精制的苯甲酸.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应选择的三颈烧瓶规格为B(填字母序号).
A.100mL     B.250mL    C.500mL    D.1000mL
(2)判断甲苯已完全反应的现象是三颈烧瓶中混合液不再分层、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3)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冷水而不用热水洗涤滤渣的目的是减少苯甲酸因溶解造成损失;苯甲酸粗产品除了可用重结晶法精制外,还可用B法.
A.蒸发     B.升华    C.过滤     D.分液
(4)精制的苯甲酸纯度测定:称取1.220g样品,用稀乙醇溶解并配成100mL溶液,分别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1•L-1Na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24.70mL、V2=24.80mL、V3=25.80mL.
①配制溶液时用稀乙醇而不用蒸馏水作溶剂的原因是常温下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②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秒不褪色.
③产品的纯度为99.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X、Y、Z、W、Q、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的半径在所有原子半径中最小,Y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W元素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Q为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R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11个轨道中有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具体的化学用语回答)
(1)Y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Z与W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N,R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d区.
(2)XYZ的电子式为,其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ZW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3)X、Y、W、Q四种元素中任意三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且两种水溶液均呈碱性,甲能促进水的电离,乙能抑制水的电离,则甲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K+)>c(CO32-)>c(OH-)>c (HCO3-)>c(H+);室温下,若甲和乙的水溶液的pH都为11,则两溶液中水电离的c(OH-)之比为(甲:乙)108:1.
(4)ZX3与氧气在NaOH溶液条件下可构成高能燃料电池,生成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
(5)RW42-具有强氧化性,在稀硫酸溶液中剧烈反应,得到一种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O42-+20 H+=4Fe3++3O2↑+1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表所示:
XYZMRQ
原子半径/nm0.1860.0740.0990.143
主要化合价-4,+4-2-1,+7+3

其它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可做半导体材料焰色反应呈黄色
(1)R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互为同位素.
(2)M元素的常见单质有二种,它们互称同素异形体,它们的化学式为O2、O3
(3)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4)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是Cl,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BC(选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D.在水中的溶解性:X4YM4<XRM4
(5)下列现象或应用与电子在不同能级的轨道上跃迁有关的是ABD.
A.X原子有四种可见光谱谱线  B.Z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
C.Y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     D.Q单质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剧烈反应并发光、发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水洗B.用盐酸洗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D.用饱和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铁能形成[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和Fe(CO)x等多种配合物.
(1)基态Fe3+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2)尿素(H2NCONH2)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sp2、sp3
(3)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5. 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填晶体类型).
(4)常温条件下,铁的晶体采用如图所示的堆积方式.则这种堆积模型的配位数为8,如果铁的原子半径为a cm,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为NA,则此种铁单质的密度表达式为$\frac{112}{(\frac{4a}{\sqrt{3}})^{3}{N}_{A}}$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25℃时,pH=a的X体积的某强酸与pH=b的Y体积的某强碱混合,溶液呈中性,已知a+b=15,则X:Y=1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