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南海诸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但多数岛上淡水资源匮乏,为检验某岛上泉水是否达标,取样品对其进行检验: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Ca2+、Mg2+的水,硬水加热后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为Ca2++2HCO3-$\frac{\underline{\;\;△\;\;}}{\;}$CaCO3↓+CO2↑+H2O或Mg2++2HCO3-$\frac{\underline{\;\;△\;\;}}{\;}$MgCO3↓+CO2↑+H2O,MgCO3+H2O$\frac{\underline{\;\;△\;\;}}{\;}$Mg(OH)2↓+CO2↑(写出生成一种沉淀物的即可)
(2)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已知水的硬度在8°以下的称为软水,在8°以上的称为硬度.已知岛上山泉水中c(Ca2+)=1.2×10-3mol/L,c(Mg2+)=6×10-4mol/L,那么此水是(填“是”或“否”)属于硬水.
(3)离子交换法是软化水的常用方法.聚丙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离子交换树脂,写出聚丙乙烯酸钠单体的结构简式CH2=CHCOONa.
(4)通常向水中加入明矾净水.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
(5)岛上还可以用海水淡化来获得淡水.如图是海水利用电渗析法 获得淡水的原理图.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
请分析下列问题:
①阳离子交换膜是B(填“A”或“B”).
②写出通电后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2Cl--2e-═Cl2↑,阴极区的现象是电极上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分析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离子,阴离子含有HCO3-,加热时碳酸氢盐分解可生成难溶的CaCO3或MgCO3沉淀;
(2)依据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将水中的Ca2+、Mg2+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计算得到;
(3)聚丙烯酸钠的单体为丙烯钠;
(4)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离子,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杂质颗粒,可以用来净水;
(5)①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自由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自由通过;
②根据阳极是氯离子放电,阴极区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解答 解:(1)通常按水中Ca2+、Mg2+的多少,把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Ca2+、Mg2+的水叫做硬水;如果水的硬度是由Ca(HCO32或Mg(HCO32所引起的,这种硬度叫做暂时硬度.具有暂时硬度的水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进行软化,方程式为Ca2++2HCO3-$\frac{\underline{\;\;△\;\;}}{\;}$CaCO3↓+CO2↑+H2O或Mg2++2HCO3-$\frac{\underline{\;\;△\;\;}}{\;}$MgCO3↓+CO2↑+H2O,
故答案为:Ca2+、Mg2+;Ca2++2HCO3-$\frac{\underline{\;\;△\;\;}}{\;}$CaCO3↓+CO2↑+H2O或Mg2++2HCO3-$\frac{\underline{\;\;△\;\;}}{\;}$MgCO3↓+CO2↑+H2O,MgCO3+H2O$\frac{\underline{\;\;△\;\;}}{\;}$Mg(OH)2↓+CO2↑;
(2)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1,c(Mg2+)=6×10-4mol•L-1,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1L水中钙离子物质的量=1.2×10-3mol,相当于CaO质量=1.2×10-3mol×56g/mol=67.2mg,1L水中镁离子物质的量=6×10-4mol,相当于氧化镁质量6×10-4mol×40g/mol=24mg,水的硬度=$\frac{67.2mg}{10mg}$+$\frac{24mg}{7.1mg}$=10°,属于硬水;
故答案为:是;
(3)聚丙烯酸钠的单体为丙烯钠,结构简式:CH2=CHCOONa,
故答案为:CH2=CHCOONa;
(4)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胶体)+3H+
故答案为:Al3++3H2O?Al(OH)3(胶体)+3H+
(5)①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自由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自由通过,隔膜B和阴极相连,阴极是阳离子放电,所以隔膜B是阳离子交换膜,
故答案为:B;
②根据阳极是氯离子放电:2Cl--2e-═Cl2↑,阴极区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和钙离子,镁离子形成沉淀,
故答案为:2Cl--2e-═Cl2↑;电极上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和生活,涉及硬水及其软化,明矾净水等,明确相关概念及电解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g)和B(g),发生反应A(g)+B(g)?2C(g)+D(s)△H=a kJ•mol-1
实验内容和结果分别如下表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
AB
600℃1mol3mol
800℃1.5mol0.5mol
A.实验 I中,10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B)=0.06 mol•L-1•min-1
B.上述方程式中,a<0
C.6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0.45
D.向实验Ⅱ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A和1.5 molB,A的转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
(1)含有30个氢原子的烷烃C14H30
(2)假如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10H22
(3)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36倍C5H12
(4)1L烷烃D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水蒸气C14H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或点燃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参与反应时,都要先检验纯度再加热或点燃.
B.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KNO3与NaCl的混合物,通过结晶法一次分离就可得到两种纯净物
D.检验硫酸亚铁铵溶液中Fe2+的方法是:先滴加新制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只有E不属于短周期,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ABCDE
相关
信息
A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与元素C可形成离子个数比
为2:1和1:1的化合物
C元素的原子K、L层电子数之和比L、M层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D元素可形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其单质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
人体缺少该元素易患贫血症
回答下列问题(化学用语中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ⅤⅢ族.
(2)B、D元素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氢化物受热分解所需温度H2O>H2S (氢化物的化学式).
(3)写出B、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4)鉴别D的两种氧化物的一种试剂是品红;检验E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溶液证明原溶液中含Fe3+
(5)写出A、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试剂试管中的物质
A浓度对硫酸的性质有影响Fe①稀硫酸;②浓硫酸
B羟基对苯环活性有影响饱和溴水①苯;②苯酚
C甲基对苯环活性有影响酸性KMnO4溶液①苯;②甲苯
D碳酸钠溶液碱性比碳酸氢钠溶液强酚酞溶液①碳酸钠溶液
②碳酸氢钠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注:丹砂即硫化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仅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B.该过程描述的是一个可逆反应的两个方向
C.该过程设计的反应中包括HgS$\frac{\underline{\;\;△\;\;}}{\;}$Hg+S
D.水银有毒,所以生活中绝对不能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利用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合成甲酸的原理为:2CO2+2H2O$→_{光触媒}^{太阳能}$ 2HCOOH+O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电极1经过负载流向电极2
B.若将质子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该电池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C.电极2的反应式:CO2+2H++2e-=HCOOH
D.该装置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B.NH3 能与Cl2 生成NH4Cl,可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
C.NaHCO3 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K2FeO4 能与水作用生成Fe(OH)3 胶体和O2,可用于净化自来水并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