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在下图装置中,装置A的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装置C的直玻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_{△}^{V_{2}O_{5}}$2SO3,在装置D的U形管中有无色晶体生成,此晶体的化学式是SO3,装置E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2H2O,由于SO2转化为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从装置E中排出的气体还应当含有O2(填化学式).事实上,B装置还可以用来控制进入C装置直玻管的反应物的用量,你认为控制的原理是与圆底烧杯相接导管的气泡速度与直玻管中气泡速度之比为2:1.

分析 由图可知,A中发生Na2SO3+H2SO4═Na2SO4+H2O+SO2↑可制取二氧化硫,B中浓硫酸干燥气体,在C中发生2SO2+O2$?_{△}^{V_{2}O_{5}}$2SO3,D中冷却得到晶体为SO3,最后E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图可知,A中发生Na2SO3+H2SO4═Na2SO4+H2O+SO2↑可制取二氧化硫,B中浓硫酸干燥气体,在C中发生2SO2+O2$?_{△}^{V_{2}O_{5}}$2SO3,D中冷却得到晶体为SO3,最后E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2+2OH-═SO32-+2H2O,由于SO2转化为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从装置E中排出的气体还应当含有O2.事实上,B装置还可以用来控制进入C装置直玻管的反应物的用量,控制的原理是与圆底烧杯相接导管的气泡速度与直玻管中气泡速度之比为2:1,
故答案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2SO2+O2$?_{△}^{V_{2}O_{5}}$2SO3;SO3;吸收尾气;SO2+2OH-═SO32-+2H2O;O2;与圆底烧杯相接导管的气泡速度与直玻管中气泡速度之比为2:1.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及性质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气体的制备原理及性质、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于解释下列现象的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硫化钠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B.亚硫酸溶液呈酸性:H2SO3═2H++SO32-
C.FeCl3溶液呈酸性:Fe3++3H2O?Fe(OH)3+3H+
D.氯化铝溶液跟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元素R,其原子核内有16个中子,已知其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2,其气态氢化物含R 91.2%.
(1)求R的相对原子量,R质子数
(2)推断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指出其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溴单质的氧化性介于氯单质和碘单质之间,利用这一性质解决下面的问题.
(1)含有下列哪种分子或离子的试剂加入到含有Br-的溶液中可将Br-氧化为Br2?C
A.I2 B.I -C.Cl2 D.Cl-
(2)如果把氯气缓慢地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里,哪种离子先被氧化?为什么?
(3)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把滤纸用淀粉和碘化钾的溶液浸泡,晾干后就是实验室常用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这种试纸润湿后遇到氯气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30mL0.1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将2×10-3molXO4-还原,则在还原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氢硫酸中存在平衡H2S?H++HS-,HS-?H++S2-,下列措施会导致平衡向右移动,且C(H+)减小的是(  )
A.加少量NaCl固体B.加少量NaOHC.加少量CuSO4固体D.加少量Na2S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仪器:①试管,②滴管,③烧杯,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结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白色粉末有碳酸钠和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实验方案如图所示(每种仪器所装试剂都足量)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一:该白色粉末成分为碳酸钠
假设二:该白色粉末成分为亚硫酸钠
假设三:该白色粉末成分为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
(2)将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主要错误和后果填在下表中(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错误后果
(3)修正上述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填写相应的实验现象
假设编号相应现象
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
(4)下列试剂中能替代酸性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的是B
A.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B.碘淀粉溶液,硅酸钠溶液
C.含酚酞的氨水、紫色石蕊试液               D.溴水、硝酸钡溶液
(5)实验过程中发现溶液不能顺利滴入烧瓶,请提出改进建议分液漏斗换成恒压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Ⅰ.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 $\frac{\underline{\;\;△\;\;}}{\;}$2FeCl3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的右端.要使沉积得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②⑤
(4)装置B中的冷水作用为冷却,使FeCl3沉积,便于收集产品;装置C的名称为干燥管;装置D中FeCl2全部反应完后,因为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KMnO4溶液;在虚线框内画出尾气吸收装置E并注明试剂
Ⅱ.该组同学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5)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6)电解池中H+在阴极放电产生H2,阳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