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图可知,A中发生Na2SO3+H2SO4═Na2SO4+H2O+SO2↑可制取二氧化硫,B中浓硫酸干燥气体,在C中发生2SO2+O2$?_{△}^{V_{2}O_{5}}$2SO3,D中冷却得到晶体为SO3,最后E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图可知,A中发生Na2SO3+H2SO4═Na2SO4+H2O+SO2↑可制取二氧化硫,B中浓硫酸干燥气体,在C中发生2SO2+O2$?_{△}^{V_{2}O_{5}}$2SO3,D中冷却得到晶体为SO3,最后E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2+2OH-═SO32-+2H2O,由于SO2转化为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从装置E中排出的气体还应当含有O2.事实上,B装置还可以用来控制进入C装置直玻管的反应物的用量,控制的原理是与圆底烧杯相接导管的气泡速度与直玻管中气泡速度之比为2:1,
故答案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2SO2+O2$?_{△}^{V_{2}O_{5}}$2SO3;SO3;吸收尾气;SO2+2OH-═SO32-+2H2O;O2;与圆底烧杯相接导管的气泡速度与直玻管中气泡速度之比为2:1.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及性质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气体的制备原理及性质、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化钠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 |
B. | 亚硫酸溶液呈酸性:H2SO3═2H++SO32- | |
C. | FeCl3溶液呈酸性:Fe3++3H2O?Fe(OH)3+3H+ | |
D. | 氯化铝溶液跟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OH-═AlO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少量NaCl固体 | B. | 加少量NaOH | C. | 加少量CuSO4固体 | D. | 加少量Na2S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⑤ | ||
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错误 | 后果 |
假设编号 | 相应现象 |
假设一 | |
假设二 | |
假设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