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有机物 G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有机物 G.

已知:
1.RCOOH$\stackrel{PCl_{3}}{→}$RCOCl
2.+NaOH→+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写出 G 中所含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羟基、酯基.
(2)由 A 转化为 B 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3)已知 D 的分子式为 C7H6O3,则 D 的结构简式为
(4)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②④(填选项序号).
①葡萄糖→A       ②D→E       ③B→C        ④E+CH3COCl→F
(5)写出 F 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H3COONa、CH3OH.

分析 D的分子式为C7H6O3,D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E,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则D为
结合信息RCOOH$\stackrel{PCl_{3}}{→}$RCOCl可知,C与PCl3反应生成CH3COCl,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根据葡萄糖→A→B→C的转化条件可知,A被催化氧化成B,B再被氧化成C,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A为CH3CH2OH;CH3COCl和反应生成F,F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G,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D的分子式为C7H6O3,D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E,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则D为;结合信息RCOOH$\stackrel{PCl_{3}}{→}$RCOCl可知,C与PCl3反应生成CH3COCl,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根据葡萄糖→A→B→C的转化条件可知,A被催化氧化成B,B再被氧化成C,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A为CH3CH2OH;CH3COCl和反应生成F,F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G,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根据G的结构简式可知,G中所含含氧官能图的名称为醛基和酯基,
故答案为:C6H12O6;羟基、酯基;
(2)A为CH3CH2OH,乙醇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可以氧化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3)根据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①葡萄糖→A:葡萄糖转化成乙醇为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故①错误; 
②D→E: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E,该反应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②正确;
③B→C:乙醛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酸,该反应为氧化反应,故③错误; 
④E+CH3COCl→F:CH3COCl和反应生成HCl和F,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
(5)F中有两个酯基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生成酚羟基也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CH3COONa+CH3OH++H2O,则该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为、CH3COONa、CH3OH,
故答案为:、CH3COONa、CH3OH.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合成,题目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结合题中信息进行物质推断,注意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常见有机反应类型及判断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均正确的是(  )
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漂白粉和二氧化硫均具有漂白性,将两者混合使用,可增强漂白效果
C.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医院一般用100%的酒精进行消毒
D.氧化铝熔点很高,其制造的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SO2性质进行探究.
Ⅰ.(1)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
(2)仪器B中加入3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H2O2=H2SO4

Ⅱ.小组同学为探究SO2的漂白性和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1)漂白性
用如图2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ⅰ中红色褪去、ⅱ中无变化.
①足量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ⅱ中干扰实验,吸收二氧化硫防污染;
②从实验中可知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H2SO3、HSO3-、SO32-
③实验小组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
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于是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_{3}^{-}$或SO${\;}_{3}^{2-}$.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理由是因为SO32-离子和HSO3-离子都会水解生成H2SO3
(2)还原性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①SO2与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SO2+2H2O=2Fe2++SO42-+4H+,如何检验该反应所得含氧酸根离子?
②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静置一段时间,变为浅绿色.
已知:红棕色为FeSO3(墨绿色难溶物)与FeCl3溶液形成的混合色;Fe3+可氧化SO${\;}_{3}^{2-}$;则②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混合液中存在平衡FeSO3(s)?Fe2+(aq)+SO32-(aq),Fe3+会与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平衡右移,墨绿色沉淀溶解,最终生成浅绿色Fe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 L0.1mol•L-1的硝酸铵溶液中氮原子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2NA
C.1 mol有机物中最多有6 NA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D.1 mol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7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糖类、蛋白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B.乙烯能使溴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棉、麻、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石油的分馏与煤的干馏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得到成分不同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用如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
(2)滴入稀硝酸之前,应该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并伸入瓶中,塞好胶塞.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消除装置中的氧气.
(3)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烧杯中的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通入氧气可验证NO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甲苯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可通过以下合成路线合成D.已知D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提示:a.R-X+NaOH→R-OH+NaX (-X表示卤原子)
b.
完成下列填空:
(1)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羧基;③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⑤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
(3)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设计合成路线,由B合成,无机试剂任选,格式参照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四川北川盛产蔷薇科植物.蔷薇科植物中含有一种芳香醛(用E表示),在染料工业和食品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
A$\stackrel{HCN}{→}$B$→_{H_{2}O}^{HCl}$C$→_{△}^{浓H_{2}SO_{4}}$D$→_{②Zn/H_{2}O}^{①O_{3}}$E+F
若其中0.1mol有机物 A 的质量是12g,其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0.8molCO2和7.2gH2O;D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分子与C分子碳原子数目相同;F可继续被氧化生成G,而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已知:①

请回答下列问题:
(l) A的分子式为C8H8O,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羧基.
(2)E的结构简式为
(3)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4)C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得到一种高分子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F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C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且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五种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乙基;
②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分子中不含-O-O-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该有机物与氢气完全反应后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结构有(  )
A.6种B.7种C.8种D.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