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
B. | CO2导致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 |
C. | CO2(g)+C(s)$\stackrel{高温}{?}$2CO(g)△H>0,高温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 |
D. |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
分析 A、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二氧化碳无污染;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反应熵变大于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
D、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稀硫酸与大理石的进一步接触,这时反应就会停止,只能制取很少的二氧化碳.
解答 解;A、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而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无污染,不是大气污染物,故B错误;
C、C(s)+CO2(g)?2CO(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S>0,△H>0,满足△H-T△S<0,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故C正确;
D、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稀硫酸与大理石的进一步接触,这时反应就会停止,只能制取很少的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用稀硫酸,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雨的形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反应的自发性等,D选项对实验室中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应该注重归纳总结,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 |
B. | 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 |
C. | 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
D. | 上述反应中只有③属于氮的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 | B. | 254 g I2(g)完全反应放热9.48 kJ | ||
C. | 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 D. | 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3CH2CHCH3CH2CH(CH3)2的系统命名为3,5-二甲基己烷 | |
B. | 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
C. | 乙醇在铜催化下加热可脱氢生成乙醛,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
D. | 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得到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