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图①为用惰性电极电解500mL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图②为电路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体积(标准状态下)的曲线图,求:原CuSO4溶液浓度c(CuSO4)=0.2mol•L-1;当产生4.48L气体时停止电解,若要将电解液恢复至初始状态,应向电解槽中加入Cu(OH)2的质量9.8g.

分析 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第一阶段:2CuSO4+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第二阶段: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要想让电解后的电解质复原,则遵循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出多少加多少,根据电子守恒以及元素守恒进行计算.

解答 解: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第一阶段:2CuSO4+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第二阶段: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根据图示数据,开始阶段产生的是1.12L即0.05mol的氧气,根据反应得到电解产生的金属铜的物质的量是0.1mol,这些金属铜全部来自硫酸铜,原CuSO4溶液浓度c(CuSO4)=$\frac{0.1mol}{0.5L}$=0.2mol/L,开始阶段产生的是1.12L即0.05mol的氧气,此时转移电子是0.2mol,当产生4.48L气体时,第二阶段: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氢气和氧气按照物质的量是2:1产生的,总共是3.36L,即0.15mol,0.1mol的氢气和0.05mol的氧气,该过程消耗水,根据铜元素守恒以及让电解后的电解质复原,则遵循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出多少加多少,应该是加入Cu(OH)20.1mol,质量是9.8g,故答案为:0.2; 9.8.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与Fe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C.$\frac{{K}_{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为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
(1)已知:2NO(g)+2CO(g)?2CO2(g)+N2(g)△H=-746.5KJ/mol(条件为使用催化剂)
2C (s)+O2(g)?2CO(g)△H=-221.0KJ/mol
C (s)+O2(g)?CO2(g)△H=-393.5KJ/mol
则N2(g)+O2(g)=2NO(g)△H=+180.5kJ•mol-1
(2)T℃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s012345
C(NO)10-4  mol/L10.04.50C11.501.001.00
C(CO)10-3  mol/L3.603.05C22.752.702.70
则c1合理的数值为D(填字母标号).
A.4.20      B.4.00      C.3.50     D.2.50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根据下表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实验
编号
T/°CNO初始浓
度/10-3mol•L-1
CO初始浓
度/10-3mol•L-1
催化剂的比
表面积/m2•g-1
3501.205.80124
2801.205.80124
2801.205.8082
则曲线I对应的实验编号为③.
(4)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2OCOCOH2
650242.41.65
900121.60.43
900abcdt
①实验组①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6mol/(L•min).
②若a=2,b=1,则c=0.6,达平衡时实验组②中H2O(g)和实验组③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2 (H2O)=α3 (CO)(填“<”、“>”或“=”).
(5)CO分析仪的传感器可测定汽车尾气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该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燃料电池,其中电解质是氧化钇(Y2O3)和氧化锆(ZrO2)晶体,能传导O2-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O2--2e-=CO32-

②以上述电池为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成图一.若X、Y为石墨,a为2L 0.1mol/L KCl溶液,写出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电解一段时间后,取25mL上述电解后的溶液,滴加0.04mol/L醋酸得到图二曲线(不考虑能量损失和气体溶于水,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根据图二计算,上述电解过程中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A.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B.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C.利用铜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来制作印刷电路板
D.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可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Fe2O3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2O3与A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Fe2O3与NaN3反应,每消耗1molFe2O3产生9molN2
C.Fe2O3与CO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常温下K2FeO4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FeO4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
D.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CO32-+H2O═HC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I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化合物A的焰色反应显黄色,C、D、E是气态单质,F、H是气态化合物,两者在通常状况下反应产生大量白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电子式
(2)写出电解A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3)以F、空气和水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酸M,M的浓溶液与铜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写出M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G的溶液可使Mg(OH)2悬浊液溶解.若Mg(OH)2饱和溶液中的c(Mg2+)=0.18mol/L,则溶液的pH是9.(已知:Ksp[Mg(OH)2]=1.8×10-1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在C电极表面有铜析出,试回答下列问题.
(1)B为电源的正极;
(2)在电解一段时间后在甲中加入适量CuO或CuCO3可以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3)在常温下,现用丙装置给铁镀铜,当丙中铁表面析出铜的3.2g时,乙中溶液的PH值为13(假设溶液体积为1L);
(4)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为了使CH3COONa溶液中Na+的浓度与CH3COO-的浓度比为1:1,可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  )
①适量的盐酸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醋酸 ④适量的CH3COONa.
A.①②B.C.③④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