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滴定管的润洗是向滴定管中加入少量要盛装的溶液,边旋转边倾斜使溶液润湿全部内壁后从上口倒出 | |
B. | 中和热的测定需要使用两个量筒分别量取酸碱溶液体积,使用两个温度计分别测定开始和终点的溶液温度 | |
C. | 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Na2S2O3和H2SO4溶液,分别取5mL与10mL混合,10mL与10mL混合,可验证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D. | 用重结晶法提取粗苯甲酸时,溶解度较小的杂质趁热过滤时留在了滤纸上,溶解度较大的杂质冷却结晶时留在了母液里 |
分析 A.润洗后,从滴定管的下口放出;
B.中和热的测定需要使用同一温度计分别测定开始和终点的溶液温度;
C.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加溶液体积相同,浓度不同;
D.趁热过滤,减少苯甲酸的损失.
解答 解:A.润洗后,从滴定管的下口放出,不能从上口倒出,其他操作均合理,故A错误;
B.中和热的测定需要使用两个量筒分别量取酸碱溶液体积,使用同一个温度计分别测定开始和终点的溶液温度,故B错误;
C.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加溶液体积相同,浓度不同,该实验中溶液总体积不相同,无法形成对比实验,故C错误;
D.为除去杂质和防止苯甲酸析出,应该趁热过滤,溶解度较小的杂质趁热过滤时留在了滤纸上,溶解度较大的杂质冷却结晶时留在了母液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把握反应原理及实验技能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2.4L的H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 |
B. | 常温常压下,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2NA | |
C. | 标准状况下,5.6L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0.5NA | |
D. | 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水久置变成稀盐酸 | |
B. |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 |
C. | 合成氨反应加入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 | |
D. | 由NO2、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平衡后加压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常压下,1 mol苯中含有3NA个碳碳双键 | |
B. | 25℃,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 |
C. | 标准状况下,2.24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A | |
D. | 电解精炼铜时,每转移1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一定小于0.5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分子内最多可有13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 |
B. | F分子内至少有8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 |
C. | F的水解产物一定都是极性分子 | |
D. | 1molF与H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H2的物质的量最多是6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已烯雌酚分子中一定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 | |
B. | 已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它为芳香族化合物 | |
C. | 1 mol已烯雌酚可以与5 mol Br2发生反应 | |
D. | 已烯雌酚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加聚、酯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Y遇到氯化铁溶液时显紫色,Y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
B. | X的分子式为:C13H12O4Cl2 | |
C. | 1molX与足量氢气反应,最多可消耗5molH2 | |
D. | 1个Y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