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干燥的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 |
B. | 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微粒间的距离与微粒的大小 | |
C. | 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 |
D. | 干冰升华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
分析 A、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B、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
C、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最早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现在科学家认为电子云模型更符合实际;
D、分子晶体的三态变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解答 解:A、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但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故A正确;
B、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当粒子数一定,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故B错误;
C、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最早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电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有关电子的现象,故C正确;
D、分子晶体发生三态变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干冰升华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的性质、气体体积大小决定因素、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解过程中,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 |
B. | 电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呈现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 | |
C. | 阴极产生的气体自始至终只有H2 | |
D. | 第一阶段中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混合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 | |
B. |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 |
C. | 铜片加入稀硝酸中:3Cu+2NO3-+8H+═3Cu2++2NO↑+4H2O | |
D. | 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钠质软,可用小刀切割 | |
B. |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过氧化钠 | |
C. | 热的纯碱溶液可以除去铜片表面的油污 | |
D. |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X | Y | |
Z | W |
A. | 原子半径:W>Z>Y>X | |
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 |
C. | Y与氢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均为分子晶体 | |
D. | 四种元素的单质中,W单质的溶沸点最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了区别一般的化学方程式 | B. | 物质的状态与反应热有关 | ||
C. | 可以具体说明反应进行的情况 | D. | 可以具体说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把pH=2的甲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3.5 | |
B. | 50mL l mol•L-1的甲酸溶液恰好与50mL l 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 |
C. | HCOONa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
D. | 0.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pH约为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SO2+H2O═2H++SO32- | |
B. | 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Cu+H2SO4═CuSO4+H2↑反应 | |
C. | FeCl3、Na2O2、Cu2S均可由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 |
D. | 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2、FeI2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氯气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