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K2SO4、NaHCO3、BaCl2、FeCl3、KCl五种物质中的某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2)向(1)中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A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又得到白色沉淀B.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是BaCO3
(2)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HCO3、BaCl2,可能含有KCl,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通过焰色反应进一步检验.

分析 FeCl3溶液为棕黄色,将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所以一定不含有FeCl3,向①中中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A生成,则一定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钡,碳酸氢钠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因存在BaCl2,则一定不存在K2SO4,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又得到白色沉淀B,即为氯化银沉淀,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是否含有KCl,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FeCl3溶液为棕黄色,将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所以一定不含有FeCl3,向①中中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A生成,则一定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钡,碳酸氢钠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因存在BaCl2,则一定不存在K2SO4,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又得到白色沉淀B,即为氯化银沉淀,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是否含有KCl,
(1)有以上分析可知白色沉淀A为BaCO3,故答案为:BaCO3
(2)由以上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HCO3、BaCl2,可能含有KCl,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是否含有KCl,
故答案为:NaHCO3、BaCl2;KCl;焰色.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解答本题要从物质的颜色、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成合金保护船体B.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船体的反应:Fe-2e→Fe2+D.锌块的反应:Zn-2e→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H2O2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
(1)写出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的化学方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在“海带提碘”的实验中,利用酸性H2O2得到碘单质的离子方程式是H2O2+2I-+2H+═2H2O+I2
(3)实验室使用酸性KMnO4标准液测定溶液中H2O2的浓度.
①酸性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变紫色,30s不褪色.
②完成并配平离子方程式:□MnO4-+□H2O2+□H+═□Mn2++□O2↑+□H2O,在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剂(填“氧化”或“还原”),每生成1mol O2,转移电子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Ⅰ、如果配制3mol/L的NaOH溶液500mL,需称量NaOH固体60.0g.
(1)在该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
(2)如果在定容时仰视,溶液浓度将偏小;若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应采取的措施是重新配制.
Ⅱ、取上述实验中配制的NaOH溶液100mL,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呈碱性.
(1)此时溶液的溶质若是单一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
(2)若果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1mol/L的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不考虑溶解于水)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碱性溶液中的单一溶质为Na2CO3
②请写出0-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H+═HCO3-
③B点时,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0mL;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75mol/L(两种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直接相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2Fe3++2I-=2Fe2++I2,向1L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横、纵坐标的单位均为mol.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BC代表Fe2+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3 mol/L
C.原溶液中n (Fe2+):n (I-):n(Br-)=2:1:3
D.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下图所示A~G七种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C胶头滴管,G分液漏斗
(2)下列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G的是b(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b.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c.分离水和泥砂的混合物
(3)实验室配制95mL 0.5mol/L的盐酸溶液.
①下列关于仪器E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d(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使用前不用检查是否漏液                          b.使用前不必烘干
c.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的容器                 d.热溶液不可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需要10mol/L的浓盐酸5.0mL.取用该体积盐酸时,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A和C(选填仪器的编号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二氯化砜(SO2C12)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氯化等.其熔点为54.1℃,沸点为69.2℃;常温下比较稳定,受热易分解,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

(1)制取.实验室可利用SO2和C12按下列装置制取少量SO2C12 (丁中放有樟脑液,起催化作用).已知SO2(g)+C12(g)?SO2C12 (g)△H<0.
①上图实框中仪器戊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虚框中未画出的仪器最好选用戊 (填“戊”或“己”).
②如果将丁装置放入冰水中,会更有利于二氯化砜的生成,其原因是该反应为反应放热,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二氯化砜的生成.
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填编号)
a.组装仪器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乙、辛装置为洗气装置,可分别用于气体的除杂和干燥
c.丙、庚装置中可盛放相同的药品
d.甲装置中可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C12,寅装置中可用浓硫酸和Na2SO3反应制SO2
(2)提纯.将收集到的产物进行减压蒸馏,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降低二氯化砜的沸点,减少二氯化砜的分解.
(3)测定.取1.00g蒸馏后液体,小心地完全溶于水,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60g,则所得馏分中二氯化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2.7%.
(4)贮存.二氯化砜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但久置后微显黄色,其原因是二氯化砜久置后分解会生成氯气的溶解再二氯化砜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溶液可能含有如表离子
阳离子H+、K+、Al3+、NH4+、Mg2+
阴离子SO42-、OH-
将Na2O2逐渐加入到上述溶液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提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气体是NH3和O2
(2)上述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H+、Al3+、NH4+、Mg2+、SO42-.图中横坐标字母c=9mol.
(3)加Na2O2固体到bmol时所得沉淀的化学式Mg(OH)2和Al(OH)3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2O2固体到amol前没有出现沉淀的原因2Na2O2+4H+=4Na+2H2O+O2↑.
(5)检验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其具体操作是用铂丝蘸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呈紫色,则证明有K+,反之,则证明没有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