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食物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
A.鸡肉B.苹果C.菠菜D.柠檬

分析 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它是指食物成酸性或成碱性,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

解答 解:A.鸡肉富含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酸性食物,故A正确;
B.苹果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B错误;
C.菠菜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C错误;
D.柠檬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被称为碱性食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判断,难度不大,注意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不是根据口感来进行分类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新制氯水呈现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氯气分子,在氯水中滴入数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氯水中存在H+,稍振荡,颜色褪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次氯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图为某试剂瓶上的标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C.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较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50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8.2mL上述较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小”,填B表示“偏大”,填C表示“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A.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A.
c.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五种饱和溶液①NaAlO2  ②Ba(NO32  ③Ca(OH)2④Na2CO3  ⑤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⑤C.③④⑤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大于NA
B.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44.8 L
C.通常状况下,22.4L 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青奥会已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青奥会建筑设施使用了大量节能材料,体现了“绿色青奥”的理念.
①用于青奥村工程的隔热保温材料聚氨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填“无机非金属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青奥中心外墙的复合保温材料采用铝合金锁边.请你写出两条铝合金的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低
③青奥会议中心双塔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④金属的腐蚀现象非常普遍,钢铁腐蚀电化学腐蚀居多,期中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Fe‐2e═Fe2+.请你写出两种延缓铁制品腐蚀的方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氮元素可形成氰化物(含CN-)、叠氮化物(含N3-)、氰酸盐(含CNO-)、络合物等多种化合物.
(1)HCNO是一种弱酸,它的酸性类似于醋酸,微弱电离出H+和CNO-
①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或CO2或CS2或BeCl2(举1例),由此可推知CNO-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型.
②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是N>O>C.
(2)叠氮化物、氰化物能与Fe3+及Cu2+及Co3+等形成络合物,如:[Co(N3)(NH35]SO4、Fe(CN)64-
①写出Co3+在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6
②[Co(N3)(NH35]SO4中钴的配位数为6; CN-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
(3)NaN3与KN3结构类似,前者的熔沸点高于后者,主要原因是前者的晶格能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 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l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如图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2HCl$\frac{\underline{\;通电\;}}{\;}$NCl3+3H2↑.
②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c(填标号)
a.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3)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2Cl-+5I2+4H2O.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残留的ClO2气体(避免碘的逸出).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淀粉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0.02700 g.
(4)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d(填标号)
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
反应时间/minn(CO)/molH2O/mol
01.200.60
t10.80
t2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减小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