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右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气体,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可能是
①NH3 ②N2、H2 ③NO2、O2 ④SO2 ⑤SO2、Cl2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此题是喷泉实验题的变形,只要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集气瓶。
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这说明气体极易溶于水,或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压强降低。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正确;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错误;③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③正确;SO2易溶于水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④正确;氯气、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⑤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 、O2 、SO2 、NO 、N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有SO2 和NO2B.肯定只有NO
C.肯定没有Cl2 、O2和NO2D.可能有Cl2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Cl2+H2O===HCl+HClO的叙述中正确是( )
A. 属于置换反应B. 属于复分解反应
C. 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反应产物都是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锰酸钾可用于生活消毒,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用软锰矿制高锰酸钾的流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锰酸钾浸出率(浸出锰酸钾质量与固体总质量之比)的措施有______ (任答一项即可)
(2)写出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熔融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3)从经济性考虑试剂X宜选择(填名称):___________。上述流程中,设计步骤IV和V的目的是___。
(4)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采用电解锰酸钾溶液的方法完成步骤III转化。
①阳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纯度:向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定硫酸锰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当溶液由紫红色刚好褪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及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该物质22 g含硫原子的数目约为1.806×1023
C. 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
D. 该物质分子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①R——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
(4)有机物的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质量分数为a %的氨水与质量分数为b %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X1;将质量分数为a %的氨水与质量分数为b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Y1。将质量分数为a % 的硫酸与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X2;将质量分数为a %的硫酸与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Y2。则X1、Y1、X2、Y2的大小关系为( )
A. Y2>X2>Y1>X1 B. Y1>X1>Y2>X2 C. Y1>X2>Y2>X1 D. Y2>X2>X1>Y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