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二氧化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第四代A1型消毒剂.
(1)硫铁矿法生产二氧化氯的原理为15ClO3-+FeS2+14H+═15ClO2↑+Fe3++2SO42-+7H2O,则每1mol FeS2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2)制取二氧化氯也可用电解法.
①用DSA作阳极,用石墨作阴极,电解氯酸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电解过程包含如下反应:
阴极反应式:2ClO3-+4H++4e-═2ClO2-+2H2O;
阴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O3-+2ClO2-+4H+═4ClO2↑+2H2O;
阳极反应式:H2O-2e-═$\frac{1}{2}$O2↑+2H+
则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lO3-+4H+=4ClO2↑+2H2O+O2↑.
②近年来开发的用特殊金属氧化物作阳极电解亚氯酸钠(NaClO2)溶液制取二氧化氯的装置如图1所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2--e-=ClO2↑;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3)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某温度下,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NaClO2溶液中,$\frac{c(N{a}^{+})}{c(Cl{O}_{2}^{-})}$=1
b.往NaClO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当pH>6时,溶液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H+═HClO2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1.0
d.此温度下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4)在常温下,向1L的容器中充入0.1mol ClO2,发生的反应为2ClO2(g)?Cl2(g)+2O2(g),测得平衡时O2的浓度为0.02mol•L-1,则该反应在常温下的平衡常数为6.25×10-4

分析 (1)15ClO3-+FeS2+14H+═15ClO2↑+Fe3++2SO42-+7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6价,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该反应中转移15e-
(2)①由电子守恒及阴极反应+阳极反应可得总反应;
②电解亚氯酸钠(NaClO2)溶液制取二氧化氯,阳极上失去电子,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图可知,阴极氢离子放电,OH-增大;
(3)a.NaClO2溶液,阴离子水解;
b.pH>6时,由图可知,溶液中主要含ClO2-
c.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由图可知pH=3时其浓度最大;
d.由图可知,亚氯酸与亚氯酸根离子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6,据此计算出亚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4)向1L的容器中充入0.1mol ClO2,发生的反应为2ClO2(g)?Cl2(g)+2O2(g),测得平衡时O2的浓度为0.02mol•L-1,则
    2ClO2(g)?Cl2(g)+2O2(g),
开始 0.1          0      0
转化0.02         0.01     0.02
平衡0.08        0.01      0.02,
结合平衡浓度计算K.

解答 解:(1)15ClO3-+FeS2+14H+═15ClO2↑+Fe3++2SO42-+7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6价,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该反应中转移15e-,则每1mol FeS2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故答案为:15mol;
(2)①由电子守恒及阴极反应+阳极反应可得总反应,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lO3-+4H+=4ClO2↑+2H2O+O2↑,
故答案为:4ClO3-+4H+=4ClO2↑+2H2O+O2↑;
②电解亚氯酸钠(NaClO2)溶液制取二氧化氯,阳极上失去电子,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阳极反应为ClO2--e-=ClO2↑;由图可知,阴极氢离子放电,OH-增大,则溶液的pH增大,故答案为:ClO2--e-=ClO2↑;增大;
(3)a.NaClO2溶液,阴离子水解,则$\frac{c(N{a}^{+})}{c(Cl{O}_{2}^{-})}$>1,故a错误;
b.pH>6时,由图可知,溶液中主要含ClO2-,则往NaClO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H+═HClO2,故b正确;
c.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由图可知pH=3时其浓度最大,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0,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溶液的pH=6时,溶液中c(ClO2-)=c(HClO2),亚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frac{c(Cl{{O}_{2}}^{-}).c({H}^{+})}{c(HCl{O}_{2})}$=c(H+)=10-6,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4)向1L的容器中充入0.1mol ClO2,发生的反应为2ClO2(g)?Cl2(g)+2O2(g),测得平衡时O2的浓度为0.02mol•L-1,则
      2ClO2(g)?Cl2(g)+2O2(g),
开始  0.1         0        0
转化0.02        0.01     0.02
平衡0.08        0.01     0.02,
则K=$\frac{(0.02)^{2}×0.01}{(0.08)^{2}}$=6.25×10-4
故答案为:6.25×10-4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涉及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制备的原理和操作及化学平衡计算、盐类水解等,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6H6O和C7H8O的两种芳香族化合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
D.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定质量的铁铝合金完全溶于过量的热浓硝酸中,反应中共产生13.44L的NO2(标况下),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生成沉淀的质量不可能为(  )
A.7.8gB.10.7gC.15.6gD.21.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B.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于制耐火材料
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具有碱性,可用于检验醛基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在探究某地刚落下的酸雨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在酸雨试样中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酸雨中一定含SO42-
B.将酸雨试样浓缩后加入Cu和浓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逸出说明酸雨中可能含NO3-
C.每隔1 h测定酸雨试样的pH,其pH先变小后不变,说明刚落下的酸雨中含SO32-
D.用玻璃棒蘸取酸雨,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酸雨中一定存在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均可表示溶液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故溶质的物质的量不会随体积变化而变化
B.将0.73g HCl通入到200mL蒸馏水中配成稀盐酸,c(HCl)≠0.1mol/L
C.浓溶液在稀释过程中存在如下规律:c(浓)•V(浓)>c(稀)•V(稀)
D.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rac{1000ρw}{M}$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1)实验室中,制取Fe(OH)3胶体的操作方法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到Fe(OH)3 胶体,反应方程式是FeCl3+3H2O$\frac{\underline{\;加热\;}}{\;}$Fe(OH)3+3HCl,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的方法是用光束照射溶液,如果有丁达尔效应,则说明胶体已制成,用此分散系进行下列实验:
(2)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加深,这表明Fe(OH)3胶粒带正电,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3)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生成沉淀,原因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发生聚沉.
(4)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原因是胶体先遇稀硫酸发生胶体的聚沉,后稀硫酸将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溶解.
(5)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渗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在Na2CO3溶液中,为使c(Na+):c(C032-)=2:1,可采用加入KOH固体试剂的办法,制备FeCl3溶液时,常加入一定量盐酸,其作用是防止Fe3+水解而出现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实验室需要配制离子浓度均为1mol•L-1,下列离子的溶液,你认为能配制成功的是(  )
A.Al3+、NO3-、K+、SO42-B.Cu2+、Ba2+、SO42-、CO32-
C.OH-、Cl-、NH4-、Na+D.Mg2+、Na+、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