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A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均为含苯环的化合物,且相对分子质量B>A>C,已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1)A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NaHCO3溶液反应,写出A和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B在浓H2SO4存在条件下,相互作用生成一种环状酯(如下图)则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等物质的量B与Na、NaOH、NaHCO3充分反应,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D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D不与NaHCO3反应,能与Na和NaOH反应,等质量的D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2∶3,则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即可)
(4)1 mol A、C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相等,且1 mol C能和1 mol Na完全反应,写出含碳原子数最少的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 。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 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 。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 )
A.已烯、苯、四氯化碳 B.苯、已炔、已烯 C.已烷、苯、环已烷 D.甲苯、已烷、已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
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肯定错误的是 ------------------------------------------( )
A. 3-甲基-2-戊烯 B.2-甲基-2-丁烯 C. 2,2-二甲基丙烷 D. 2-甲基-3-丁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做过银镜反应有试管内壁有一层银,应该用下列物质中的哪种除去 --------------------- ( )
A.浓氯水 B.盐酸 C.稀硝酸 D.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阻垢剂可防止工业用水过程中无机物沉积结垢,经由下列反应路线可得到E和R两种阻垢剂(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阻垢剂E的制备
A B D E
①A可由哪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水解制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由B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经加聚反应生成E,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阻垢剂R的制备
①G→J为取代反应,写出J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J转化为L的过程中,写出L分子中增加的碳原子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HOOCCH2CH2COOH+Br2HOOCCH2CHBrCOOH+HBr
写出由L制备M的合成路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3)指出以上两种制备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过程(用代码表示)____________。
(4)Q水化生成一种有机物Z,其核磁共振氢谱为1:1:1,写出Z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