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同主族,A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D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1)微粒半径比较:A->B+
(2)A与D能组成化合物A2D和A2D2.A2D的沸点比D同主族中其他元素与A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高,原因是H2O分子间除范德华力外,还能形成氢键;A2D2电子式
(3)已知:
Ⅰ.3Mg+N2=Mg3N2
Ⅱ.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些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相邻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①C构成的单质能(填“能”或“不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②B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可能是Li3N、Li2O(填两种即可)

分析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A为H元素;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则C为Be;D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D为O元素;A、B同主族,B的原子序数小于Be,则B为Li.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A为H元素;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则C为Be;D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D为O元素;A、B同主族,B的原子序数小于Be,则B为Li.
(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微粒半径比较:H->Li+,故答案为:>;
(2)H2O分子间除范德华力外,还能形成氢键,H2O的沸点比同主族中其他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H2O2电子式
故答案为:H2O分子间除范德华力外,还能形成氢键;
(3)①C为Be,与Al的性质相似,Be单质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故答案为:能;
②B为Li,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可能是:Li3N、Li2O等,故答案为:Li3N、Li2O等.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综合运用,熟练元素周期表结构与掌握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相似分析推理与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溶液与120mL乙溶液反应,产生1.56g沉淀.
②取120mL甲溶液与440mL乙溶液反应,产生1.56g沉淀.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产生3.12g沉淀.
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甲溶液为AlCl3溶液,理由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铝反应,氢氧化钠少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过量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由②③可知,一定量的甲与乙反应时,乙的量越多,生成的沉淀越少,则乙为NaOH溶液,即甲为AlCl3溶液
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点的KW间的关系是B>C>A=D=E.
(2)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的措施是c.
a.升温
b.加入少量的盐酸
c.加入少量的NH4Cl
(3)点B对应温度条件下,某溶液pH═7,此时,溶液呈碱性(酸、碱、中性),点E对应的温度下,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10:1.
(4)点B对应的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pH1+pH2=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同学为验证苯的沸点(80.1℃)比水低,以试管取用少量的苯放在水浴中,并在水浴中插一温度计.实验开始后,用酒精灯给水浴加热.该实验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是什么?难以控制苯蒸气的大量外逸,你的改进方案是在盛苯的试管口装上一个带有直玻璃导管的塞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用VSEPR 理论判断:
物质孤对电子对数轨道杂化形式分子或离子的形状
NH4+1sp3三角锥形
NCl30sp3正四面体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ω=1×10-13,则该温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于 25℃.0.1mol•L-1的Na2CO3溶液在该温度下的PH为11,则由水电离出的C(OH-)=10-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NO(g)+2CO(g)?N2(g)+2CO2(g).起始反应时NO和CO各为3mol,保持密闭容器体积不变,10秒钟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2为1mol.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2 L,则正反应速率将增大,逆反应速率将减小
B.反应前5秒钟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
C.当v(CO)=2v(N2)时,该反应中NO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保持压强不变,往容器中充入1 mol He,正、逆反应速率都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标准状况下1mol烃完全燃烧时,生成89.6L CO2,又知0.1mol此烃能与标准状况下4.48L H2加成,则此烃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CH2CH3B.CH3-C≡C-CH3
C.CH3CH2CH═CH2D.CH2═CH-CH═CH-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从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的二醋酸酯,下面是有关的8步反应(其中所有无机产物都已略去):

(1)反应①、⑥和⑦属于取代反应.
(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B,C
(3)反应④所用的试剂和条件是浓氢氧化钠、醇、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