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Ⅰ.如图为向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有人认为B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AB区间还是在BD区间内?
AB
AB
区间.(若正确,此问不答)
(2)在AB区间内,c(OH-)>c(H-),则c(OH-)与c(CH3COO-)的大小关系是
D
D

A.c(OH-)一定大于c(CH3COO-)   B.c(OH-)一定小于c(CH3COO-
C.c(OH-)一定等于c(CH3COO-)   D.c(OH-)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c(CH3COO-
(3)在D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等于
等于
2c(N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已知硫酸钡的Ksp为1.0×10-10,碳酸钡的Ksp为2.58×10-9,工业上却可以将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请问至少需要
2.58×10-4
2.58×10-4
 mol?L-的碳酸钠溶液浸泡才能实现转化.实现此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BaSO4+CO32-≒BaCO3+SO42-
BaSO4+CO32-≒BaCO3+SO42-
分析:Ⅰ、(1)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生成的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pH>7;
(2)在AB区间内,包括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和醋酸不足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显碱性两种可能;
(3)在D点时,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后剩余醋酸,溶液的组成为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物;
Ⅱ、根据碳酸钡的溶度积Ksp=[Ba2+][CO32-]=2.58×10-9、硫酸钡的溶度积Ksp=[Ba2+][SO32-]=1.0×10-10来计算.
解答:解:Ⅰ、(1)溶液混合后发生的反应为:NaOH+CH3COOH=CH3COONa+H20,当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反应生成的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pH>7,介于AB之间,故答案为:否、AB;
(2)在AB区间内,c(OH-)>c(H-),说明溶液显碱性,当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恰好反应是时,显碱性,此时生成的溶液可能为醋酸钠,c(OH-)小于c(CH3COO-);当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后剩余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仍然显碱性,此时若剩余的氢氧化钠量很大,则c(OH-)大于c(CH3COO-),也有可能剩余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中醋酸根水解之后剩余的醋酸根的浓度相等,故答案为:D;
(3)在D点时,反应后醋酸剩余,溶液的组成为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物,根据物料守恒,此时:c(CH3COO-)+c(CH3COOH)=2c(Na+),故答案为:等于;
Ⅱ、要将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此时在硫酸钡水溶液中,根据硫酸钡的溶度积Ksp=[Ba2+][SO32-]=1.0×10-10,且[Ba2+]=[SO32-],则[Ba2+]=
Ksp
=1.0×10-5mol/l,碳酸钡的溶度积Ksp=[Ba2+][CO32-]=2.58×10-9,则[CO32-]=
Ksp
[Ba2+]
=
2.58×10-9
1.0×10-5
=2.58×10-4(mol/l),转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SO4+CO32-≒BaCO3+SO42-,故答案为:2.58×10-4,BaSO4+CO32-≒BaCO3+SO42-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问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南京一模)富马酸亚铁(分子式C4H2O4Fe,结构简式      是一种可限量使用的铁强化剂
(1)如图为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取富马酸亚铁的流程图:

①绿矾(FeSO4?7H20)在保存过程中形成的杂质主要有
Fe2(SO43、Fe(OH)3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Fe2(SO43、Fe(OH)3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填写化学式).
②操作Y包括
蒸发浓缩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⑧判断操作Y中“洗涤”富马酸亚铁产品已洗净的实验方法是
取最后洗涤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白色沉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取最后洗涤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白色沉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所得富马酸亚铁产品属于亚铁盐(可供选用的试剂有:KSCN溶液、KMn04溶液、稀硫酸.已知SCN能被MnO4-氧化).填写下表相应空格:
步骤 实验操作与现象
取富马酸亚铁产品l.5g,加入稀硫酸25mL,用水稀释至50ml,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并反应,冷却后过滤(除去生成的富马酸及可能过量的反应物),保存滤液.
取少量滤液,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取少量滤液,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适量,向其中滴加滤液至溶液褪色
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适量,向其中滴加滤液至溶液褪色
取上述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取上述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
(1)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1.9
11.9
mol?L-1.②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BD
BD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2)实验室配制480mL0.08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
11.4
11.4
g
②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则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是
10.6
10.6
g(1g以下用游码)
③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B
B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  D、以上三项都要求
④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加水时越过刻度线
偏低
偏低

B.忘记将洗涤液加入容量瓶
偏低
偏低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不变
不变

D.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偏高
偏高

(3)①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O3+6H+=2Fe3++3H2O
Fe2O3+6H+=2Fe3++3H2O
,反应后得到黄色的FeCl3溶液.用此溶液做以下实验:
②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3O H-=Fe(OH)3
Fe3++3O H-=Fe(OH)3

③在小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
红褐
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④另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再加入2mL FeCl3饱和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填甲或乙)烧杯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此实验可以区别
溶液和胶体
溶液和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如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其中五个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K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

①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
CD
CD
(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都是氧化物的是
B
B

②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相互反应的是
D
D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复分解
复分解
反应.
③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中的另一种物质,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O3+6H+=2Fe3++3H2O
Fe2O3+6H+=2Fe3++3H2O

④用洁净的烧杯取25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
胶体
胶体
,证明该分散系生成的实验原理是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

(2)分类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分类的方法处理问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还可以做到由此及彼.如:
①CO2、SiO2、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CO2+Ca(OH)2=CaCO3↓+H20,可完成SO3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
SO3+2NaOH=Na2SO4+H2O
SO3+2NaOH=Na2SO4+H2O

②NaHCO3、NaHSO3、NaHS都属于弱酸形成的酸式盐,由NaHCO3+HCl═NaCl+H20+CO2↑及NaHCO3+NaOH═Na2CO3+H20,可完成NaHS分别与HCl、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
NaHS+HCl=NaCl+H2S↑
NaHS+HCl=NaCl+H2S↑
NaHS+NaOH=Na2S+H2O
NaHS+NaOH=Na2S+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三第五次检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I.如图1为向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L-1CH3COOH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⑴ 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是”或“否”)。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AB区间还是BD区间内?________区间(若正确,此问不答)。
⑵关于该滴定实验,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________(选填字母)。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酚酞
(乙)
B


甲基橙
(甲)
C


石蕊
(甲)
D


酚酞
(乙)
⑶ AB区间,c(OH)>c(H+),则c(OH)与c(CH3COO)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c(OH)大于c(CH3COO)       B.c(OH)小于c(CH3COO)
C.c(OH)等于c(CH3COO)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以
⑷在D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________2c(Na+)(填“>”“<”或“=”)。
Ⅱ.t℃时,某稀硫酸溶液中c(H+) = 10—a mol·L—1,c(OH) = 10—b mol·L—1,已知a+b=13:
⑸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的数值为________。
⑹该温度下(t℃),将100mL 0.1mol·L—1的稀H2SO4与100mL 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甘肃省高三第五次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I.如图1为向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L1CH3COOH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⑴ 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是”或“否”)。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AB区间还是BD区间内?________区间(若正确,此问不答)。

⑵关于该滴定实验,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________(选填字母)。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酚酞        (乙)

B   酸            碱            甲基橙      (甲)

C   碱            酸            石蕊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⑶ AB区间,c(OH)>c(H+),则c(OH)与c(CH3COO)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c(OH)大于c(CH3COO)       B.c(OH)小于c(CH3COO)

C.c(OH)等于c(CH3COO)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以

⑷在D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________2c(Na+)(填“>”“<”或“=”)。

Ⅱ.t℃时,某稀硫酸溶液中c(H+) = 10—a mol·L—1,c(OH) = 10—b mol·L—1,已知a+b=13:

⑸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的数值为________。

⑹该温度下(t℃),将100mL 0.1mol·L—1的稀H2SO4与100mL 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