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XYZTU五种短周期元素。XYZ 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41X T 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T2X(白色固体)T2X2(淡黄色固体)两种化合物。U 单质在 Z 单质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物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X

Y

Z

(1)各元素的符号是 X______Y______Z______

(2)Y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 Y T 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

(4)YX2 U2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其中氧化剂是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O S Cl 2H2S+SO23S↓+2H2O SO2 S

【解析】

XYZTU5种短周期元素,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41,由三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不能是第一、二周期元素,分别为二、三周期元素,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YZ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8a+9,则a+a+8+a+9=41,解得:a=8,则XOYSZClXT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T2X(白色固体)和T2X2(淡黄色固体)两种化合物,则TNaU单质在Z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产物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则UH,据此解答。

(1)由分析可知,XOYSZCl

(2)YS元素,原子质子数为16,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YT组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钠,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钠的形成过程

(4)YX2U2Y分别为SO2H2S,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该反应中SO2S元素的化合价从+4变为0价,被还原,作氧化剂;H2S中的S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成S单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填字母),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填字母);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 c.H2SO4 d.NaOH溶液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3)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步骤1___,步骤2___

4)步骤2中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实验反思:

5)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

6)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用ab 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电池工作时,H2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H22LIH

Ⅱ.LiH+H2O==LiOH+H2

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

已知LiH固体密度为0.82g/cm3。用锂吸收224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________

生成的LiH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4A(g)+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

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

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

在这2 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减小的,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增大的

A. ①②

B.

C.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无水MgBr2常用于催化剂。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 (夹持装置略)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

已知:①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到140℃时乙醇脱水生成乙醚(C2H5OC2H5),加热到170℃时乙醇脱水生成CH2 = CH2

②乙醚的熔点为34.6℃,沸点为132℃。

MgBr2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MgBr2能与乙醚发生反应 MgBr2 +3C2H5OC2H5 MgBr2 3C2H5OC2H5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I.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正确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II.加热装置A,迅速升温至140℃,并保持140℃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

III.通入干燥的氮气,让液溴缓慢进入装置B中,直至完全加入。

IV.装置B中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反应物,将得到的滤液转移至干燥的烧瓶中,在冰水中冷却,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产品。

V.用苯洗涤粗产品,减压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将其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 MgBr2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使用仪器m的优点是________

(2)步骤I中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___ (填小写字母)。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入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4)步骤V中用苯洗涤三乙醚合溴化镁的目的是________

(5)步骤V采用减压过滤(使容器内压强降低,以达到固液快速分离)。下列装置可用作减压过滤的是________(填序号)。

(6)实验中若温度控制不当,装置B中会产生CH2Br—CH2Br。请设计实验验证 CH2Br—CH2Br的存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得到CH2Br—CH2Br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 反应进行到1s时,v(A)=v(D)

C. 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D. 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据图甲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在图乙中,虚线可表示升高温度

C. 若正反应的ΔH<0,图丙可表示降低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由图丁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丙烯酸乙酯(简称EA)在精细化T领域应用广泛,可由乙炔、一氧化碳和乙醇合成,该方法称为乙炔羰基化法。

(l)NiBr2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以下反应

NiBr2(l)+CO(g) Br2NiCO(l) H1=+165.4kJ/mol

Br2NiCO(l)+CH3CH2OH(l)+C2H2(g) NiBr2(l)+CH2=CHCOOC2H5(l) H2=-385.6 kJ/mol

Br2NiCO(l)+3CO(g) Ni(CO)4(l)+ Br2(l) H3=-451.7kJ/mol

请写出乙炔羰基化法合成EA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因存在副反应,为提高EA的产率,应适当____(填增大减小)一氧化碳与乙炔的物质的量之比。

(2)在一定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加入的乙醇1.55mol、乙炔0.52mol、一氧化碳和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30min时,乙炔的转化率为59%,前30min乙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mol/min。欲使前期反应速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

(3)乙炔羰基化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5.5Mp,乙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n(乙炔):n(CO):(乙醇)=111]

忽略副反应的影响计算该反应在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P分压=P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

(4)下图为EA产率与反应压强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5)可利用铁作电极、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引发剂,通过电化学方法利用EA制备聚丙烯酸乙酯。电解时,铁电极产生的Fe2+与溶液中的S2O8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自由基SO4-·,引发聚合,形成聚丙烯酸乙酯。写出产生自由基S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将尿酸钠(NaUr)悬浊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通入HCl,溶液中尿酸的浓度c(HUr)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NaUr)=4.9×105Ka(HUr)=2.0×1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层清液中,c(Ur) = 7.0×102mol·L1

B. M→N 的变化过程中,c(Na+)·c(Ur)将逐渐减小

C. c(HUr)= c(Ur)时,c(Cl)=c(Ur)

D. pH=7时,2c(Na+)= c(Ur)+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